18年未解 中国医保因病致贫困境未改

【2024年4月12日讯】

东北农民刘福成2008年为幼女做心脏手术,因无力承担庞大医疗费用而陷入绝境。虽经媒体报道及社会善款济助,一家得以度过难关。惟18年后,刘家女儿病情复发,再次无力支付手术费,再陷窘境。18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但农村贫困家庭因病致贫的困境仍未根本解决。

“风景这边独好”:从春节看2024中国经济

贫穷家庭无法承担医疗费用困境——18年未解的社会难题

  • 命运多舛 一个普通家庭遭遇连串重大疾病困境
  • 贫困家庭医疗费负担难题持续
  • 药费重担 贫户陷入死循环

18年前,刘帅出生时被确诊罹患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家人东奔西走求助,最终借助媒体报道,获得热心人士捐助,成功进行手术,后来度过一段相对安康的日子。

2024年,刘帅的心脏病再度发作。医生诊断其患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重度)”,需要施行瓣膜修复手术,但手术成功率不高,有很大机会手术失败。最终医生建议先安装永久起博器,以确保她的心脏可正常运作。

这家人面临严峻的医疗费用负担。18年前所欠的巨额医药费至今尚未清还,而这一次的手术及相关开支估计仍需上十万元。家中独立谋生的长子已耗尽积蓄,现正为筹集所需款项而烦恼不已。除借助政府医疗保障外,这个普通家庭已无其他可靠的支援渠道。

命运曲折 生死交替折磨家庭

  • 先天疾病缠扰 家庭屡遭劫难无奈应对

2024年1月,距离农历新年仅馀一个月,于金霞在镇上医院陪伴女儿刘帅。过去一周,刘帅频繁发高烧,每天需要打点滴输液治疗。所有人原以为这只是严重感冒,直到刘帅突然昏厥,连接的心电图显示心跳停止,尖锐警报声响起,于金霞感到自己的心也快要跟着停止跳动。

这种熟悉的恐惧感,于金霞18年前也曾经历过。刘帅曾因先天性心脏病走近死亡一步。2005年春天,她出生在吉林梨树县一个小屯子。那时,家中大儿子已17岁,父母喜获一女,但于金霞很快发现,小刘帅与别的孩子不同,“只哭不出眼泪,呼吸困难”。

随后半年,家人四处奔走,最终在沈阳确诊。夫妇抱着出生不久的女儿,从屯子到镇上、县里、市中心,最终在沈阳陆军总院、即现北部战区总医院确诊为“永存动脉干Ⅲ型”先天性心脏病,这是一种罕见的致命病症,发生率仅万分之3.6。

数十万元的手术费是这个家庭无力承担的。那时,农村合作医保刚推行不到3年,偏远东北村庄的人们尚不知“医保”为何物,全数医疗费需自付。刘福成全家一年只有4000元收入,在医院重症监护室中,刘帅每日药费高达2500元。

由于当时农村医保刚起步,巨大的医疗费用成了这个普通家庭无法承担的重担。绝望中,刘福成透过媒体向富商求助,最终获得热心人捐款,女儿得以顺利接受手术,渡过了生命危机。

不料,2024年初,厄运再次降临。2024年初,刘帅被确诊患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重度)”。医生坦言,开胸手术成功率极低,极有可能“下不来手术台”。无奈之下,他们只能选择安装永久起搏器以维持心脏运作。

18年来,四周环境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救治刘帅的医院易名,到沈阳的路程由两天缩短至4小时,当年捐助的首富也有囚入狱、破产的。但数十万元的医疗费用依然是这个家庭无法承担的巨额开支。

当初凭一封求助信,成功募集善款救女儿一命的刘福成,已于2015年因心脏病突然离世。如何再应对这次灾难,于金霞彷徨无助。

夫妻竭诚维系家庭 病困重重无助应对

于金霞已过60岁花甲之年,面上因岁月而满布皱纹,但秀丽的五官仍隐约可见她年轻时的容颜。她未受过半日书教育,举止寡言,只一心投身于操持家务。自丈夫离世后,她一直全力维持这个家庭,每天在村里打些零工挣十多块钱,把整个后院开垦成菜地,只留下一条狭窄的小路。

这次女儿再次入院,需要隔离,她也跟着陪伴在病房度过数十日。每天照顾女儿换药、喂饭、如厕,看着女儿因疼痛而皱紧的面容,于金霞不敢掉一滴眼泪,只是默默陪伴。

从前,这个家的柱石是丈夫刘福成。刘福成生于1964年,有6个兄弟姐妹。大哥记得指,这个排行老二的弟弟“愿意吃苦,思维敏捷”。那时,村里人多数依赖种玉米为生,每户分得2亩地,一到漫长冬季,大地被白雪覆盖,村民们也进入休息期,整日窝在炕上聊天打牌,或是互相串门。

但刘福成却并非只盯着大地,他另外托了位瓦工为师,学习砌墙盖瓦,“不收学费,帮忙工作也不给薪,就连冬天戴手套都冻僵”。大哥回忆,就这样跟了两个冬天,刘福成已能独当一面。

时至今日,刘帅和母亲依旧居住在这幢三间半平房中,四周以红砖围了一个大院子,皆出自刘福成的巧手。

刘福成的大哥说,刘福成一生从事体力劳动,却像“体面人”,高瘦修饰胡须,精神饱满。教育子女,从不动手打骂,而是耐心讲解,在农村可谓少见的“开明”。在刘福成在世时,全家日子尚佳,竟又于大儿子17岁时添得女儿。

得知小女儿刘帅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后,刚强的刘福成立即将全部土地承包出去,获得8000元租金,又向亲朋好友借了一笔钱,他有一本本子,记下了53个“债主”的姓名及金额,有的达上千元,有的也只几百。

从确诊到入住沈阳陆军总院加护病房,这家人已耗费了全部凑到的6万馀元。向来稳重的刘福成陷入绝望,在腊月前夕打电话给大哥,声音颤抖带哭腔,反复询问:“往后怎么办?真的没有办法了!”

最终,解决的良策还是刘福成自己想出来的。他从报纸上看到一篇关于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施正荣的报道,称其“身家已达161亿元,成为2006年中国内地的新首富”。就在当日,他给这位“新首富”写了一封恳切的求助信。

刘福成虽只受过初中教育,但文辞还算流畅:“施总经理,我在《华商晨报》看到你的报道,你说要拿出一部分资金作为社会救助基金,我感觉自己可能就是第一个向您求助的人……求您了,我愿意跪下!我一个农民,没有固定收入,到哪里凑这么多钱,求求你!”

经过短短一周,首家富商施正荣便慷慨捐助2万元,其他捐赠接踵而至:时任国美电器总经理黄光裕和东方希望集团总经理刘永行分别捐5000元,更有当地建筑公司老板送来2万元。

捐款引发舆论热潮,全国各地媒体亦纷至沓来,挤满了这户人家。感恩之心促使这个家庭乘势而上:2008年,刘福成携妻女专程到沈阳感谢捐款的建筑公司老板,其后更被聘为该公司的工头。

历年累积的债务也逐步还清,甚至添置了一辆价值7万元的新车。但可惜,2015年刘福成突发心梗去世,数年后,女儿的病情再起,家庭所经历的种种艰难,仿佛又重演了。

记者见证家庭疾病伤痕累累

在刘帅兄妹房间的一角,放著一张2岁时全家福。那是刘福成获得社会善款,为女儿顺利接受手术后的幸幸时刻。整叠贴心保存的新闻剪报,则见证了这个家庭每次度过难关时,与社会建立的纽带。

当年最先报道这个家庭遭遇的记者冯翔,如今早已非报社人士,但这次刘帅再次病发,他仍是最早伸出援手的人之一。

16年前,刚到《华商晨报》任职的冯翔,是社会新闻的专责记者。当时,他发现刘福成这样的“求助类”新闻特别有感染力,在一个月内连续发表了三篇报道。

他有自己的经验:引起公众更大同情的是“人祸”而非“天灾”;深入挖掘细节更能打动人心;受访者如能表达感恩之情,效果更佳。

当时,冯翔密切跟进刘福成向富商求助的进程,不遗馀力。他回忆,那个寒冬的沈阳,自己在医院南北奔波,与刘福成商议下一步计划,仿佛成了彼此的战友。报道引起轰动,医院亦感压力,最终免除了刘家的治疗费用。

“求助富豪”新闻引起极大关注,报道作者冯翔发表多篇后续报道,包括《施正荣捐两万,黄光裕送红包》《吉林国美将送红包》《尚德公司将捐助两万》。但争议随之而来,学界及业界发表30馀篇评论,认为此“逼捐”及“道德绑架”违背新闻伦理。

医院亦表态免除刘帅一家后续治疗费,冯翔感医院受压力,“社会多人关注,医院恐虑手术失误而难收场”。

16年后的今天,冯翔再次见证这个家庭的艰辛。当接到于金霞的求助电话时,他内心既担忧又无奈:上次靠“绑架富豪”救了女儿,这次还能再来一次吗?不过,他还是伸出援手,协助家人善后。

最终,通过互联网众筹和社会善款,刘帅顺利完成了手术。冯翔在送她出院时,提醒兄妹二人:“这次我们又渡过难关了。过去得到社会救助两次,你已长大,也是时候回馈社会了,以后就不能再伸手了。”

这个家庭的遭遇,再次引起社会各界的同情和关注。曾经的困境,如今或许得到暂时缓解,但命运多舛的阴霾仍然笼罩。他们惟有珍惜眼前的相依为命,继续走向未知的未来。

这个家庭曾经在18年前险象环生,但最终克服眼前的难关。如今,命运再次降临,他们正在艰难地重复经历那段充满不确定的日子。这个家庭的遭遇反映普通民众在面对大疾病时所面临的困境——有限的医疗保障,欠缺社会支援,缺乏有力的防患于未然的措施。

家庭遭遇连串重大疾病困境 重现18年前的绝境

2024年1月,距离农历新年仅一个月,于金霞在沈阳市某医院陪伴女儿刘帅。过去一周,刘帅频繁发高烧不退,每天需要输液治疗。所有人原以为这只是一场严重感冒,直到刘帅突然昏厥,身上连接的心电图仪发出尖锐警报,于金霞感到自己的心也快要停止跳动。

这种熟悉的恐惧感,于金霞18年前曾经历过。那时,年仅出生不久的女儿刘帅被确诊患有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永存动脉干Ⅲ型”,需要进行高危手术。加上农村医保尚在起步阶段,巨额医疗费用成为这个普通家庭难以承担的沉重负担。

绝境中,刘帅的父亲刘福成透过媒体报道向富商求助,最终获得热心人士捐助,女儿得以顺利接受手术治疗,渡过了生命危机。

沉痛的回忆再次浮现。18年后的今天,刘帅的病情再度恶化,被诊断患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重度)”。医生指出,彻底治疗的方法是开胸做瓣膜修复手术,但成功率很低,极有可能会在手术台上“下不来”。最终,医生建议先为她安装永久起搏器,确保心脏能持续运作。

18年光阴,周遭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当年救治刘帅的医院更名,从两天车程缩短到4小时的距离,当年捐助的首富有的入狱、有的破产。但一个不变的是,巨额的医疗费用依然是这个家庭难以负担的重担。

父亲刘福成已在2015年因心脏病突发去世,如何再次应对厄运的突袭,令一向坚强的于金霞感到无助。

家庭经济陷入困境 筹款任重道远

刘帅第一次确诊心脏病时,大哥刘丰才17岁,他放下手头的打工,回到家中,帮父亲四处向邻里借钱。当时听闻父亲要上网给富商写求助信,刘丰还觉得不可思议,如今他终于体会到父亲当时的无奈。

父亲去世后,家中重担落在了刘丰身上。车贷、上次医疗费借款,加上妹妹这次住院,刘丰不停为筹措资金而烦恼。他租住在医院附近一间破旧单位,每日只吃两餐,设法节省每一分钱。但即使如此,费用还是不足。

这次住院期间,妹妹已进行两次临时心脏起搏器手术,每次约2万元;最后一次永久起搏器手术估计需要10万元,加上一家人在沈阳的生活开支,总花费接近14万元,已耗尽所有积蓄及亲属借款。

18年前,尽管农村医保刚刚推出,但刘家仍未从中受益,全数医疗费用需由自己支付。

如今,刘帅已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但由于在外就医,只能获得35%至45%的报销,其馀费用仍需先行支付。家人想为刘帅购买商业保险,但由于曾做过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没有任何保险公司愿意承保。

与大多数普通家庭一样,他们面临的困境是:医保覆盖比例偏低,其他可靠的支援渠道匮乏。深圳市恒晖公益基金会理事长陈行甲表示,即使政府尽力,也无法完全兜底每个人,普通民众仍需依靠商业保险等其他渠道自行承担巨额医疗费用,但大部分农村居民根本没有这个意识和能力。

家中长子承担沉重重担 为重病妹妹筹谋出路

刘丰今年37岁,身形瘦削,在妹妹刘帅再次病发的一个多月间,更是瘦了10斤。自父亲去世后,他成为这个家庭的主心骨,承担起了沉重的责任。

刘帅入院期间,母亲于金霞日夜守候在病房,刘丰则租住在医院附近一间破旧单位,随时候命。这所陈旧房间仅10多平方米,挤挤地放著两张单人床,电视早已报废,只有一个煲水壶还能用。

在巨额医疗费用面前,刘丰不得不设法节省每一分钱:原本80元一天的租金,他硬是砍到40元,平日仅以医院门外10元的外卖盒饭糊口。

虽然竭尽全力节省,但仍难敌庞大的开支。从住院至今,弟妹先后进行了数次心脏手术,光是手术费用就高达数十万元,再加上其他生活开支,总计近14万元,已耗尽家中所有积蓄及亲友的借贷。

即使透过新型农村医保报销35%至45%,剩下的费用仍需先期支付,刘丰也曾设法为妹妹投保商业保险,但由于曾做过手术,保险公司却拒绝承保。

大病困境下,普通家庭的无助可见一斑。恒晖公益基金会理事长陈行甲分析,政府尽管致力扩大医疗保障,但“广覆盖、低水平、保基本”的原则,难以为每一位患者完全兜底。商业保险或可解决部分问题,但大多数农村居民根本缺乏意识和能力购买。

刘丰坦言,有时晚上难以入眠,日子过得如此艰难。从未放弃的他,在父亲去世后担任起了这个家庭的大梁。那时17岁的他,眼见父亲愁眉不展,随即鼓起勇气外出向亲朋借贷。如今,身负重担的他,却正前所未有地感到彷徨。

纵然挺过多次险境,这个普通家庭对未来的担忧也从未停歇。他们能依靠的,唯有亲情。探望的亲朋络绎不绝,即使没有要求还款,刘丰看到他们时,脑海中仍不禁浮现当年的欠款。在亲人支撑下,这个家庭勉力渡过难关,但命运多舛的阴霾,仍挥之不去。

命运未卜 亲情支持成家庭唯一依靠

在茫茫人海中,这个家庭唯一可依靠的,就是亲属之间的感情。探望的亲朋好友络绎不绝,在有限空间中堆满了水果和营养品。

但即使亲人伸出援手,刘丰内心仍感不安。他保留着18年前厚厚的医疗费清单,以及尚未还清的亲属借款名单,每见到一个人,心中都会掠过:“我还欠他们多少钱呢。”

当年,父亲刘福成凭借一封恳切的求助信,最终动员了社会各界的捐助,为女儿赢得生机。18年后,上天再次降下厄运,除了亲情支持,这个家庭似乎无处可寻其他援手。即使一次次渡过难关,他们对未来仍充满忧虑:会不会有第三次、第四次?而届时,社会还会再次眷顾他们吗?

刘帅虽然已经18岁,但在家人的特殊关爱下,仍保有孩子般的稚气。她对未来充满憧憬,期望完成化妆培训后,能够随师傅前往热门旅游城市发展。但她也担心病情的反复,不知何时才能实现梦想。对于这个家庭而言,命运多舛,未来依然茫茫,除了互相扶持的亲情,他们别无依靠。

刘帅在家人的特殊呵护下,她不必操劳重活,连洗头都有家人帮助。出院时,她仍神色羞涩,一边吃自己喜欢的外卖,一边兴奋地和两个侄女打闹。

不过,只要提及心脏病,刘帅的神情便会变得阴暗。她记忆犹新在沈阳住院时的痛苦,心跳剧烈加快后又陡然下降,令她几度晕厥,泪水夺眶而出。临时起搏器手术时,她虽不觉疼痛,却能感受到医生在胸前“开了个洞,在那里掏掏掏”的恐惧。

一个普通家庭的生存困境,折射出大多数患有重疾的民众所面临的问题——医疗保障不足,缺乏有效的支援渠道。这个家庭的遭遇引人深思,值得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寻求解决方案,让更多陷入绝境的普通家庭重拾生的希望。

心疾缠身 少女艰难寻梦中路 前景未卜

18岁的刘帅在家人的悉心呵护下成长,但自出生便饱受先天性心脏病的折磨。即使二次手术后康复,她仍充满憧憬,希望能够学成化妆,前往南方发展事业。

不过,身患绝症的重担依然压在她身上。她忆述在沈阳住院期间的痛苦经历:心跳骤然加快后又陡降,令她几度昏厥,泪水夺眶而出。临时心脏起搏器手术虽然不会感到疼痛,但她仍能感受到医生在胸前“开了个洞,在那里掏掏掏”的恐惧。

刘帅曾就读一所长春中专,但她对该校颇有不满:每天6点起床跑3000米操,即使有心脏病也无法获得豁免;宿舍查寝时,被发现被子未经整理整齐,就会被扔到走廊;任课教师大多刚毕业的大学生,一年内更换4名班主任;班主任还明显偏心某些学生,专门指定他们担任班长等。

她终于在2022年选择辍学,前往东莞一家传真机工厂打工,亲身感受社会的残酷。

在哥哥的协助下,刘帅随后进入一位化妆师的工作室学习化妆技艺。她对此颇有兴趣,对师傅的市场分析更是滔滔不绝:时下旅游写真业极为火热,将来前往南方如云南等地发展前景更佳,更可考虑成为影视化妆师。

如果不是突发高烧打断,她原本打算在今年春节前完成学习,之后随化妆师师傅“南下”发展。

无奈,少女的梦想陷入迷茫。她担心病情会再次反复,不知何时才能如愿实现理想。这个本已历经重重磨难的普通家庭,正努力寻求突围之道,但命运未卜,他们仍笼罩在深深的不确定感中。

中国全民医保迟未实施 利益集团阻碍改革

这案例反映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深层矛盾。中国实行多元医保体系,公务员、城市职工、城乡居民各有不同保障水平。农村人口及农民工大多只能依赖覆盖较低的新农合或城乡居民医保,一旦遇上重大疾病,仍难以负担高额自付费用。

独立记者王志安指,中国人均GDP已超过台湾1995年实行全民健保时的水平,医疗费用占GDP比重也高于当时台湾,具备建立全国统一医保的经济条件。但由于利益集团阻力,中央和地方政府缺乏强烈改革动力,以及缺乏有效的社会利益表达机制,致使改革进度缓慢。

结果是大量农村和城市边缘人口,特别是农民工群体,陷入因病致贫的困境。王志安呼吁,中国应尽快打造覆盖全体公民的公平统一医保制度,切实保障人民基本健康权利。

维基新闻新闻专题:中国外卖小哥三年赚102万人民币 造神还是现实?
所有币值为人民币

延伸阅读

消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