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隧道問題不斷 將封閉雪隧或是實施交通管制

【2006年10月12日訊】

台灣北宜高雪山隧道長12.9公里,是世界第5長、東南亞第1長的隧道。因為所經地段其地質破碎程度相當嚴重,從1993年開工後,即不斷遭遇斷層、湧水、鑽掘機屢遭掩埋等問題,施工之艱難舉世知名。

台灣的國道工程局曾強調對於安全措施方面有非常完善的設備,在這將近十三公里的雪山隧道中,每隔三百五十公尺設有一個人行聯絡道路,每隔一千四百公尺設一個車行聯絡道路,在兩個主隧道間橫向聯絡,做為緊急逃生及車流疏散之用,並設置通風豎井三處。並且還有雙坑設計,如果發生災變,民眾可在五分鐘內跑至人行聯絡道通往另一主坑避難。而且就算發生地震時,由於地震時隧道會與山脈一起擺動,反而是最安全的地方,除非位在活動斷層帶上,才會發生整個隧道被撕裂的情況,而雪山隧道行經區域都沒有活動斷層,因此可說是相當安全。但是儘管國工局保證再三,然而雪山隧道的問題卻層出不窮。

最早雪山隧道通車前三天都大塞車,塞車主要是民眾駕駛行為尚未適應,不少車輛在隧道內車速只有20公里,導致車流量壅塞,高速公路警察局後來便開始取締時速45公里以下的龜速車,有的民眾則慢速觀看隧道四周,車速只有20至30公里,影響後方行車順暢。此項規定,造成在雪山隧道不能開太快也不能開太慢的窘境。接著又發生雪山隧道十二天漏水三次的問題,有學者指出雪隧滲水,可能破壞支持壓力的拱橋結構,處理不慎將引發土石淘空或倒塌,也有學者認為漏水是隧道結構遭破壞的徵兆,可能有結構體錯位的問題。後來甚至出現二氧化碳濃度太濃的問題,甚至連國工局之前保證的緊急逃生設計也讓人擔心。

由於最近漏水問題層出不窮,因此雪山隧道,為了消除民眾疑慮,必要的話,有可能封閉雪隧或是實施交通管制,先做小區域管制,再視狀況擴大為大區域管制,屆時交通部可能提出替代道路方案。

消息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