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养老金被中国民众质疑变相征房地产税

【2024年9月1日讯】

中国推出房屋养老金政策,不少民众与专家质疑或加重业主负担、提高居住成本、削弱购房意愿,对中国房市增下行风险或负面冲击,引发公众忧虑开征房地产税。

中国房地产专题报道

中国住房城乡建设部近日提出“房屋养老金”制度。官方指房屋养老金由个人帐户和公共帐户组成,个人帐户为业主缴存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而公共帐户则由政府透过财政补贴、土地出让金、土地增值税及住房公积金收益等方式筹集,不会增加个人负担。

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董建国于8月23日表示,“房屋养老金”制度将在上海等22个城市试行,由政府出资设立公共帐户,对部分建筑结构进行维修及设备检测养护等。然而,此政策一经公布即引发广泛质疑。

多名中国网民留言质疑,在普通民众收入与养老金偏低的情况下,房屋养老金恐将增加业主负担。他们指出,房屋维修理应由物业管理费支付,但实际效果不彰。部分人更质疑70年产权房屋是否适合纳入养老金计划。

网民亦对地方政府筹资能力存疑,认为在地方财政危机下难以负担房屋养老金,担心最终仍需业主自行承担维修费用。他们呼吁中国政府应先解决民众的养老问题。

然而,民众对房屋养老金的资金来源、管理及是否会演变成新税种仍感忧虑。有人认为,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政府试图以此稳定房地产市场,拉动经济增长。亦有观点质疑房屋养老金是否变相扩大政府财政收入,是土地财政下滑背景下的权宜之计。

从潜在影响来看,房屋养老金试点或有助提升老旧住房价值,促进与住房维修相关行业发展。但此举措能在多大程度上稳定房地产市场,仍有待观察。房屋养老金制度的推行再次引发公众对开征房地产税的猜测和忧虑。

《经济观察报》8月27日报导,民众主要担忧资金来源。尽管住建部连日发布多则公告澄清,强调房屋养老金的公共帐户由政府筹资,不会增加老百姓负担,但仍未能平息质疑之声。许多民众对房屋养老金的资金来源、管理及是否会演变为新税种仍感忧虑。

微博博主“青光楚辞”在8月25日贴文指出,现行按建安成本5-8%缴纳的房屋维修基金,因支取手续繁琐导致使用率极低,多年来积存大量资金却缺乏透明化管理。他呼吁新推出的房屋养老金应盘活既有房屋维修基金,提升居民福祉,刺激消费,而非直接或间接向屋主增收费用。

中华经济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王国臣向《美国之音》表示,在当前房地产景气低迷下,中国地方政府恐难以筹措房屋养老金所需资金。他指出,作为主要财源的土地出让收入已连续两年出现两位数衰退。

潘西恩宏观经济咨询公司资深中国经济学家林浩波向《美国之音》分析,中国政府推出房屋养老金,可能意在因应二手房市场承压而采取的救市措施。他认为透过政府出资维修老旧房屋,或有助稳定二手房价格。

然而,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经济系教授史鹤凌向《美国之音》直言,在地方财政困难的前提下,住建部推出这项难以执行的政策令人匪夷所思。他指出房屋养老金的推行可能提高居住成本,削弱购房意愿,反而加剧房价下跌,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带来负面冲击。

房屋养老金政策虽有为老旧房屋维修与保值的良善初衷,但在中国当前房地产市场低迷、地方财政紧绌的大环境下,其执行与管理恐面临诸多难题。

本新闻报道所有币值为人民币

消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