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M+博物館將《北京雜種》改叫「張元作品」

【2024年1月27日讯】

著名導演張元1993年的獨立電影《北京雜種》,最近獲選放映於香港M+博物館。據報片名在香港電檢中未能通過,「有關方面」要求易名,必須改用「張元作品」上映。惟電影於中國內地網站上仍可用原名上架。「雜種」廣東話讀音同「習總」、即習近平完全相同。

香港M+博物館將《北京雜種》改叫「張元作品」
香港M+博物館將《北京雜種》改叫「張元作品」
香港M+博物館將《北京雜種》改叫「張元作品」

香港M+博物館日前放映1993年中國獨立電影《北京雜種》,但在官網顯示的片名為「張元作品」,比原片短3分鐘。據報「有關方面」要求易名才能在港公映。

M+博物館近日舉辦名為「北京,如煙往事」的專題放映,展示多套內地經典和獨立電影。包括1993年內地導演張元的作品《北京雜種》,但M+網站更新後只標示為「張元作品」,未提及電影原名。

《北京雜種》由導演親身經歷構成,描寫大城市邊緣人的生活。電影先後獲獎,片長88分鐘,但M+放映版本縮短至85分鐘。據報電影名稱可能因「雜種」二字,未能通過香港電檢而被避免使用。

《北京雜種》是90年代中國知名獨立導演張元的代表作之一。電影以90年代北京為背景,注入時事元素描述年青一代的迷惘和焦慮。儘管未在中國電影院公開播放,但在網絡上可隨處得見《北京雜種》。

電影講述1990年代中國青年對未來感到迷惘,且穿插提到東德、蘇聯解體及中國共產黨等字眼的電視新聞片段。雖然當時未能在中國公開上映,但屢有傳播網絡,內容本身亦涉及中共、東德等敏感詞彙。

不過,M+活動時此片名稱做了改動,只以「張元作品」相稱,而原名《北京雜種》則未見於任何宣傳中。《北京雜種》片長88分鐘,先後奪得三個電影節獎項。

張元在座談中表示電影使用支離破碎手法重現90年代北京青年的混亂生活。他稱「北京雜種」這個名字很「狠」,暗指當時社會環境下人心靈的迷惘

美術指導劉小東表示當時社會雖容不下青年人的精神,但他們本身又很有生機。張元認為電影應帶給觀眾社會思考,讓他們反思當年時代背景。

M+放映版本為85分鐘,比原片短3分鐘。電影反映大城市「邊緣人」的生活,主角追求理想但失落或迷惘。此片未在內地公映,但內地網站如百度、豆瓣、愛奇藝均正常顯示原名。

M+回應表示,導演張元和策展團隊更新名稱,著眼於明年活動。然而,內地網上至今仍顯示原名,引發質疑改名原因。

香港傳媒轉述引述消息人士指,電影《北京雜種》原有的片名未能通過香港的電檢,「有關方面」要求易名才能在港公映。港府轄下的電影、報紙及出版物管理處回覆查詢時表示,不會就個別電影申請發表評論。

「雜種」含義? 「雜種書記」與粵語「習總書記」習近平同音

中文「雜種」一詞——在華人社區中為貶稱,屬於侮辱性的字眼、兼帶有侮辱性的貶義詞彙。「雜種」原本指的含義是「不清楚父母身份」或「通姦而生」。但同時亦可用作一種嚴重的人身攻擊,如「狗雜種」和「死雜種」等粗俗語句。

「雜種」在廣東話中的發音是zaap6zung2。而zaap6zung2(「雜種」同「習總」)、在粵語上嘲諷「習總書記」的稱呼,恰好就是廣東話中對雜種二字的發音。習近平被叫的名字「習總」 、即習總書記,取其名中的「習」字,在廣東話中讀音也是zaap6(「雜」)。

「總」同「種」字,廣東話裏都是zung2的讀音。整個習近平的名字「習總」在廣東話發音的時候,第一個字「習」和第二個字「總」拼在一起,完全就是zaap6zung2這個讀音。「習總書記」中的「習總」與「雜種」粵語同音。

值得注意,這種同音現象,只存在於香港人主要使用的廣東話中,而在其他方言或語言中,可能不存在這種聲音同音的對應,例如中國內地最多人使用的語言普通話。所以,由於「習總」和「雜種」在廣東話中的讀音一致,才導致有人會把習近平的粵語名字,與具有貶義的「雜種」通用。

由於粵語中「雜種」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名字「習總」同音,部分香港民眾會以「雜種書記」、即習總書記,或「雜近平」稱呼習近平,增強其貶義色彩。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後者的負面意思。

香港M+博物館將《北京雜種》改叫「張元作品」

據報《北京雜種》片名未過香港電檢 但內地網站可用原名

著名導演張元1993年的獨立電影北京雜種》,最近獲選放映於香港M+博物館的展覽「北京,如煙往事」。但片名在香港電檢中未能通過,必須改用「張元作品」上映。

相反,同名片在中國內地電影網站上,卻可用原名《北京雜種》上架。M+博物館網站亦初時使用原名,但後來把片名刪去,只形容為張元導演的一部作品。

在首場放映後的座談中,張元表示當年電影以支離破碎的結構,還原90年代北京青年的混亂生活狀態。他指電影名稱《北京雜種》刻意選用一個「狠」的名字,寄意影射當時社會環境下人心靈的迷惘

美術指導劉小東則稱,當時社會容不下年輕人的精神,他們雖有充沛體力但無法運用。張元認為電影應有社會思考源迴,讓觀眾反思當年時代背景。

事發後,M+方面表示此舉目的在於突出專題重點在導演,而非個別電影。M+方面聲稱,改名僅為凸顯該導演在本次專題放映中的角色,並非為迴避審查。

不過,《北京雜種》本身並非網絡被禁作品,因為在中國內地的百度搜尋引擎當中仍然可以見到這部電影,改名一事讓外界擔心香港電影藝術是否開始受到影響。

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指出,從未聽聞港片需改名才上映,認為港方「自過敏」。浸大電影學院高級講師應亮猜測,或非因名字本身,而是背景問題,想令電影「不會太明顯」。他稱,因電影反映當時中國的文化反抗,亦是地下電影。

事件顯示,港方或因電影內容考慮而修訂上映細節,但缺乏公開稱明,難釐清真相。有學者指出更改細節需公開原因,以示公允合理。隨著藝發局「紅線」事件風波在同一時間發生,事件或再度令香港人思考一國兩制的真諱。

不過外界質疑電影內容並無禁忌,改名本身或令人理解成迴避敏感內容。由於香港奉行一國兩制,此舉引發外界質疑香港是否也出現自我審查,針對「紅線」的思考又如何掌握。

消息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