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歸還查戈斯群島主權予毛里裘斯

  • Beckett:贝克特⇒香港:貝嘉晴;貝克特⇒香港:貝嘉晴; 当前語言下顯示→貝嘉晴
  • Beckett, Margaret:大陆:玛格丽特·贝克特;臺灣:瑪格麗特·貝克特;香港:貝嘉晴;新加坡:玛格丽特·贝克特; 当前語言下顯示→玛格丽特·贝克特
  • Blair:布莱尔⇒香港:貝理雅;布萊爾⇒香港:貝理雅; 当前語言下顯示→貝理雅
  • Blair, Cherie:大陆:切丽·布莱尔;臺灣:雪麗·布萊爾;香港:彭雪玲;新加坡:切丽·布莱尔; 当前語言下顯示→切丽·布莱尔
  • Blair, Tony:大陆:托尼·布莱尔;臺灣:托尼·布萊爾;香港:貝理雅;新加坡:托尼·布莱尔; 当前語言下顯示→托尼·布莱尔
  • Brown:布朗⇒香港:白高敦; 当前語言下顯示→白高敦
  • Brown, Gordon:大陆:戈登·布朗;臺灣:戈登·布朗;香港:白高敦;新加坡:戈登·布朗; 当前語言下顯示→戈登·布朗
  • Cameron:大陆:卡梅伦;臺灣:卡麥隆;香港:卡梅倫;新加坡:卡梅伦; 当前語言下顯示→卡梅伦
  • Cameron, David:新加坡:卡梅伦;戴维·卡梅伦⇒大陆:戴维·卡梅伦;戴维·卡梅伦⇒臺灣:卡麥隆;戴维·卡梅伦⇒香港:卡梅倫; 当前語言下顯示→卡梅伦
  • Cameron, David:新加坡:卡梅伦;大卫·卡梅伦⇒大陆:戴维·卡梅伦;大卫·卡梅伦⇒臺灣:卡麥隆;大卫·卡梅伦⇒香港:卡梅倫; 当前語言下顯示→卡梅伦
  • Chalk:大陆:乔克;臺灣:喬克;香港:卓艾歷;新加坡:乔克; 当前語言下顯示→乔克
  • Camilla:大陆:卡米拉;臺灣:卡蜜拉;香港:卡米拉;新加坡:卡米拉; 当前語言下顯示→卡米拉
  • Charles:大陆:查尔斯;臺灣:查爾斯;香港:查理斯;新加坡:查尔斯; 当前語言下顯示→查尔斯
  • Cummings, Dominic:大陆:多米尼克·卡明斯;臺灣:多米尼克·卡明斯;香港:甘明思; 当前語言下顯示→多米尼克·卡明斯
  • Darling:达林⇒香港:戴理德;達林⇒香港:戴理德; 当前語言下顯示→戴理德
  • Darling, Alistair:大陆:阿利斯泰尔·达林;臺灣:阿利斯泰爾·達林;香港:戴理德;新加坡:阿利斯泰尔·达林; 当前語言下顯示→阿利斯泰尔·达林
  • Diana:大陆:戴安娜;臺灣:黛安娜;香港:戴安娜;新加坡:戴安娜; 当前語言下顯示→戴安娜
  • Douglas-Home:道格拉斯-霍姆⇒香港:杜嘉菱; 当前語言下顯示→杜嘉菱
  • Douglas-Home, Alec:大陆:亚历克·道格拉斯-霍姆;臺灣:亞歷克·道格拉斯-霍姆;香港:杜嘉菱;新加坡:亚历克·道格拉斯-霍姆; 当前語言下顯示→亚历克·道格拉斯-霍姆
  • Drakeford, Mark:大陆:马克·德雷克福德;香港:翟景輝; 当前語言下顯示→马克·德雷克福德
  • Drakeford:大陆:德雷克福德;香港:翟景輝; 当前語言下顯示→德雷克福德
  • Elizabeth:伊利沙伯⇒大陆:伊丽莎白;伊利沙伯⇒臺灣:伊麗莎白;伊利沙伯⇒香港:伊利沙伯;伊利沙伯⇒新加坡:伊丽莎白; 当前語言下顯示→伊丽莎白
  • Elizabeth:大陆:伊丽莎白;臺灣:伊麗莎白;香港:伊利沙伯;新加坡:伊丽莎白; 当前語言下顯示→伊丽莎白
  • Howard, Michael:大陆:迈克尔·霍华德;臺灣:麥可·霍華德;香港:夏偉明;新加坡:迈克尔·霍华德; 当前語言下顯示→迈克尔·霍华德
  • Howard:霍华德⇒香港:夏偉明;霍華德⇒香港:夏偉明; 当前語言下顯示→夏偉明
  • Hunt, Jeremy:大陆:杰瑞米·亨特;臺灣:傑瑞米·杭特;香港:侯俊偉; 当前語言下顯示→杰瑞米·亨特
  • Hoyle, Lindsay:大陆:林赛·霍伊尔;臺灣:林賽·霍伊爾;香港:賀立紳; 当前語言下顯示→林赛·霍伊尔
  • Johnson, Boris:大陆:鲍里斯·约翰逊;臺灣:鮑里斯·強生;香港:約翰遜;新加坡:鲍里斯·约翰逊; 当前語言下顯示→鲍里斯·约翰逊
  • Johnson:約翰遜⇒臺灣:強生;约翰逊⇒臺灣:強生;約翰遜⇒大陆:约翰逊; 当前語言下顯示→強生
  • Khan, Sadiq:大陆:萨迪克·汗;臺灣:沙迪克·汗;香港:簡世德;新加坡:萨迪克·汗; 当前語言下顯示→萨迪克·汗
  • Major:梅杰⇒香港:馬卓安;梅傑⇒香港:馬卓安; 当前語言下顯示→馬卓安
  • Major, John:大陆:约翰·梅杰;臺灣:約翰·梅傑;香港:馬卓安;新加坡:约翰·梅杰; 当前語言下顯示→约翰·梅杰
  • May, Theresa:大陆:特蕾莎·梅;臺灣:梅伊;香港:文翠珊;新加坡:特里萨‧梅; 当前語言下顯示→特蕾莎·梅
  • Margaret:大陆:玛格丽特;臺灣:瑪格麗特;香港:瑪嘉烈;新加坡:玛格丽特; 当前語言下顯示→玛格丽特
  • Michael:大陆:迈克尔;臺灣:麥可;香港:麥可;新加坡:迈克尔; 当前語言下顯示→迈克尔
  • Mordaunt:大陆:莫当特;臺灣:摩丹特;香港:莫佩琳;新加坡:莫当特; 当前語言下顯示→莫当特
  • Philip:大陆:菲利普;臺灣:菲利浦;香港:菲臘;新加坡:菲利普; 当前語言下顯示→菲利普
  • Richard:大陆:理查德·;臺灣:理查·;香港:理查·;新加坡:理查德·; 当前語言下顯示→理查德·
  • Richard:大陆:·理查德;臺灣:·理查;香港:·理查;新加坡:·理查德; 当前語言下顯示→·理查德
  • Rees-Mogg:大陆:里斯-莫格;臺灣:芮斯莫格;香港:李思銘; 当前語言下顯示→里斯-莫格
  • Sunak, Rishi:里希·苏纳克⇒大陆:里希·苏纳克;里希·苏纳克⇒臺灣:蘇納克;里希·苏纳克⇒香港:辛偉誠;里希·苏纳克⇒新加坡:里希·苏纳克; 当前語言下顯示→里希·苏纳克
  • Sunak:大陆:苏纳克;臺灣:蘇納克;香港:辛偉誠;新加坡:苏纳克; 当前語言下顯示→苏纳克
  • Starmer, Keir:基尔·斯塔默⇒大陆:基尔·斯塔默;基尔·斯塔默⇒臺灣:施凱爾;基尔·斯塔默⇒香港:施紀賢;基尔·斯塔默⇒新加坡:斯塔默; 当前語言下顯示→基尔·斯塔默
  • Starmer:大陆:斯塔默;臺灣:施凱爾;香港:施紀賢;新加坡:斯塔默; 当前語言下顯示→斯塔默
  • Sturgeon, Nicola:妮古拉·斯特金⇒大陆:妮古拉·斯特金;妮古拉·斯特金⇒臺灣:施特金;妮古拉·斯特金⇒香港:施雅晴;妮古拉·斯特金⇒新加坡:斯特金; 当前語言下顯示→妮古拉·斯特金
  • Sturgeon:大陆:斯特金;臺灣:施特金;香港:施雅晴;新加坡:斯特金; 当前語言下顯示→斯特金
  • Shapps:大陆:沙普斯;臺灣:夏普斯;香港:夏博思;新加坡:乔克; 当前語言下顯示→沙普斯
  • Thatcher:大陆:撒切尔;臺灣:柴契爾;香港:戴卓爾;新加坡:撒切尔; 当前語言下顯示→撒切尔
  • Thatcher, Margaret:大陆:玛格丽特·撒切尔;臺灣:瑪格麗特·柴契爾;香港:戴卓爾夫人;新加坡:玛格丽特·撒切尔; 当前語言下顯示→玛格丽特·撒切尔
  • Truss, Elizabeth:利兹·特拉斯⇒大陆:伊丽莎白·特拉斯;利兹·特拉斯⇒臺灣:特拉斯;利兹·特拉斯⇒香港:卓慧思;利兹·特拉斯⇒新加坡:特拉斯; 当前語言下顯示→伊丽莎白·特拉斯
  • Truss:大陆:特拉斯;臺灣:特拉斯;香港:卓慧思;新加坡:特拉斯; 当前語言下顯示→特拉斯
  • Wilson:大陆:威尔逊;臺灣:威爾遜;香港:韋爾遜;新加坡:威尔逊; 当前語言下顯示→威尔逊
  • Yousaf, Humza:胡穆扎·优素福⇒大陆:胡穆扎·优素福;胡穆扎·优素福⇒香港:尤薩夫;胡穆扎·优素福⇒臺灣:尤沙夫; 当前語言下顯示→胡穆扎·优素福
  • Yousaf:香港:尤薩夫;臺灣:尤沙夫;大陆:优素福; 当前語言下顯示→优素福

【2024年10月3日讯】

印度洋這個戰略要津島嶼群,歷英國統治逾半世紀,移交毛里裘斯,英國保留島上英美軍事基地,初步租期99年並可延長。

前保安事務國務大臣憂慮或令中國有機可乘建軍事據點。兩國上月簽署兩百億人民幣本幣互換協議。

經過幾十年爭拗,英國政府同意移交非洲最後一個英國殖民地查戈斯群島(Chagos Islands)主權至毛里裘斯,但將保留島上擁有重要戰略價值的美軍英軍基地。兩國承諾盡快擬定條約,並加強夥伴合作關係。

查戈斯群島主島——迪戈加西亞環礁,被《金融時報》喻為英國將會繼續擁有的查戈斯群島中面積最為廣袤的島嶼。

查戈斯群島原為英國的毛里裘斯殖民地一部分,1965年脫離毛里裘斯成為「英屬印度洋屬地」。三年後毛里裘斯獨立為國,英國亦驅逐查戈斯島民,建立軍事基地,只准軍人及相關人等居住。毛里裘斯一直要求英國歸還查戈斯群島,但倫敦立場強硬,只就驅逐行動致歉。隨着國際法院宣判毛國勝訴,聯合國等也支持英方放棄主權,英國在兩年前終於與毛里裘斯展開前途談判。

美英軍事基地

英國首相工黨施紀賢(Keir Starmer)與毛里裘斯總理賈格納特(Pravind Jugnauth)本月3日聯合聲明指出,基於美英軍事基地在西方國家、印度和中國在該地區的地緣政治角力中不可或缺,英國將把包括迪戈加西亞環礁(Diego Garcia)在內的查戈斯群島主權移交予毛里裘斯,但美英軍事基地將繼續運作,乃達成協議的關鍵因素。根據協議,英國將提供一攬子財政支援予毛里裘斯,包括每年撥款和基建投資。毛里裘斯亦可啟動查戈斯群島重新安置計劃,但不包括迪戈加西亞。英方將確保美英軍事基地在迪戈加西亞99年「初始期限」內運作無間。迪戈加西亞現為美國政府的重要軍事基地,駐紮美軍海軍艦艇與遠程轟炸機。

英國外相林德偉(David Lammy)指出,這項協議其中一個裨益是堵塞潛在非法移民偷渡路線。目前有數十名斯里蘭卡泰米爾人被囚禁在島上一個設有圍欄的營地長達三年之久,他們命運尚待錯綜複雜的法律訴訟才塵埃落定,而對他們會產生何種影響仍是未知之數。

保守黨若干領袖人選暗示協議或削弱英國安全。鄭偉祺(Robert Jenrick)稱:「施紀賢(Starmer)僅三月便棄英國戰略利益於不顧。」前外相祈湛明(James Cleverly)斥之「懦弱」,前安全部長董勤達(Tom Tugendhat)則憂慮此舉或令中國有機可乘,在印度洋建軍事據點。然而,首相特使鮑威爾(Jonathan Powell)駁斥批評,強調前期談判一直由祈湛明主導。

美英就查戈斯群島主權易手達共識,引發英國保守黨議員強烈不滿。他們質疑此舉無異向中國投降,因毛里裘斯與中國關係密切,兩國上月才簽署200億人民幣本幣互換協議。中毛自1972年建交以來,前者致力扶助後者收復失土、發展經濟。

有望問鼎下屆保守黨黨魁的董勤達在社交媒體指責,將領土拱手相讓予中國盟友,乃不智之舉。兼任保守黨安全事務發言人的董勤達亦憂慮此舉將助長中國在印度洋的軍事存在。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米勒(Matthew Miller)談及對中國的關切時表示,協議條款確保美方能維持基地安全,但拒絕詳述具體條款。英國埃克塞特大學國際安全與戰略副教授布萊登(David Blagden)認為,這項協議是毛里裘斯的重大勝利。他在X上說,英國不僅要為「收回」從未擁有主權的群島向毛里裘斯付費,毛里裘斯現在還能透過讓美英使用迪戈加西亞變複雜,換取大量中國援助。

查戈斯群島淵源可追溯至19世紀初,當年法國廢除奴隸制,將昔日奴隸遷往該島。英國嗣後從法手中奪取該地,復於1965年自毛里裘斯割裂出去。英政府旋即將主島租予美軍,攫取鉅額利潤,原住民被迫流離失所、顛沛流離、生活艱困。 2016年,英國外交部延長迪戈加西亞的租期至2036年:並宣布不允許被英方驅逐的島民重返家園。

鮑威爾(Jonathan Powell)坦承英國昔日對查戈斯人待遇寒心,讚揚歷經11輪談判達成協議意義非凡。他坦言難以擔保查戈斯人返島與否,畢竟群島將歸毛里裘斯所有,但英方誓助重新安置。英國政府宣佈提供一籃子財政支援予毛里裘斯,包括年度撥款及基建投資。

英國至今仍對多個海外領地擁有主權,包括安圭拉、百慕達、英屬南極領地、英屬維爾京群島、開曼群島、福克蘭群島、直布羅陀、蒙特塞拉特、皮特凱恩群島、聖赫勒拿、阿森松島和特里斯坦-達庫尼亞群島、南格魯吉亞和南桑威奇群島,以及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塞浦路斯亦設有兩個英國主權基地區。英國宣佈放棄查戈斯群島主權後,福克蘭群島總督布萊克(Alison Blake)隨即於社媒發聲明,力陳福克蘭群島在英治下安然無恙,重申英方捍衛該群島主權的決心絲毫不減。

協議歷史

協議乃經過自2022年開始的13輪談判後達成。早在2019年及2021年,毛里裘斯對主權的訴求已先後獲得國際法院(ICJ)及聯合國大會的認可。ICJ為聯合國主要司法機構,裁決國家之間的紛爭。英國於1968年賦予毛里裘斯獨立前,非法將查戈斯群島從毛里裘斯分離出去,成立一個名為「英屬印度洋領地」(BIOT)的新殖民地。英國起初拒絕接受聯合國的裁決及法院的判決,堅稱ICJ的裁決只是區區諮詢性意見,拒絕歸還群島予毛里裘斯。英國將查戈斯群島從毛里裘斯分割出去後,驅逐1,500至2,000名原居民,以便將最大的查戈斯島嶼迪戈加西亞島出租給美國作軍事用途,自此英美兩國聯合運作該島。英國當時錯誤地聲稱查戈斯群島並無永久居民,以規避向聯合國申報其殖民統治,事實上查戈斯人已在群島生活數個世紀。英美兩國政府於1967年至1973年間,強行將查戈斯人從迪戈加西亞島(Diego Garcia)、佩羅斯班霍斯島(Peros Banhos)及薩洛蒙島(Salomon)驅逐。

毛里裘斯駐聯合國大使昆朱(Jagdish Koonjul)於2022年2月在佩羅斯班霍斯島舉行典禮,升起毛里裘斯國旗,以紀念毛里裘斯自查戈斯人被驅逐以來首次領導該地區的探險,挑戰英國對查戈斯群島主權的運動由此展開。根據達成的協議,英國仍將保留對迪戈加西亞島上英美聯合軍事基地的控制權。英國外交大臣林德偉表示,英國政府已確保軍事基地的未來,同時保證與英聯邦密切夥伴毛里裘斯的長期關係。然而,許多查戈斯人對英國政府在宣佈前未與他們協商感到義憤填膺。「查戈斯之聲」(Chagossian Voices)是一個總部設於英國及其他多個查戈斯人定居國家的社區組織,該組織嚴厲譴責「將查戈斯人社區排除在談判之外」,使他們「無力且無聲地決定自己的未來和家園的未來。作為島嶼的原住民,查戈斯人的觀點一直被一致且蓄意地忽視,我們要求全面參與條約的起草。」

查哥斯群島地圖

原住民怎看?

查戈斯群島血統人士斥英國政府於達成放棄該地區主權協議時,將他們拒諸談判之外。BBC採訪查戈斯人,普遍樂見其成,但亦有人感慨原住民屢遭剝奪參與磋商機會。英國外交部稱查戈斯人社區利益乃「談判重點」。

協議規定,迪戈加西亞島將續作美英聯合軍事基地99年並可延期,毛里裘斯可於查戈斯群島重啟安置計劃,唯獨迪戈加西亞島除外。內蘭(Pascalina Nellan)的祖母早於該島淪為海軍及轟炸機基地前已在島上落地生根,她直斥協議乃英國政府「背信棄義」。

英國近年高舉「英屬印度洋領地」主權,在國際社會裏愈發孤立。毛里裘斯政府長期主張,英國於1968年以毛里裘斯獨立為籌碼,脅迫其割棄查戈斯群島。英國其後為1965至1973年間強行驅逐逾千名島民致歉,並承諾該群島喪失戰略價值時將歸還毛里裘斯。

內蘭(Pascalina Nellan)兩年前遷英,力陳查戈斯人參與領土協議。這位34歲研究生向BBC表示,英方官員聲稱查戈斯人社區不得參與兩國談判,令他們飽受矇蔽之苦、權益難伸。內蘭盼重返家園,卻不願受毛里裘斯管轄。她慨嘆自決權遭剝削,無法自主選擇英國或毛里裘斯公民身份。第二代查戈斯人邦坦普斯(Frankie Bontemps)向BBC表示備感「被出賣」及「憤怒」,因查戈斯人始終缺席談判,對未來命運無計可施,呼籲讓查戈斯人全面參與條約起草。

實習社工班卡爾(Steeve Bancal)對協議態度較正面,認為相比「坐以待斃」的英國,毛里裘斯更可能為查戈斯人制定重新安置計劃。他冀盼與母親重返家園,其母亦曾被逐出迪戈加西亞島,後來在毛里裘斯安置並誕下班卡爾。班卡爾透露,對74歲老母而言,重返迪戈加西亞島無異「夢想成真」。然而,他亦抨擊談判「閉門造車」,查戈斯人「蒙在鼓裏」,有欠公允,「我們理應在場」,質疑英國政府不信任查戈斯人。夏洛特(Isabelle Charlot)生於毛里裘斯查戈斯人之家,19年前移居英倫,現任查戈斯島民運動主席。夏洛特向BBC表示樂見協議達成,冀盼藉此「尋回失落的身份認同、傳統及家園」,深信工黨政府有意「亡羊補牢」,恪守國際法。

島民意見紛紜。部分人矢志返回故土,荒島重建家園;部分人專注爭取在英權益地位;亦有人認為外人不應主宰群島前途。夏洛特(Isabelle Charlot)重燃返鄉希望,憧憬毛里裘斯安置計劃帶來自由新生。然而,旅英第二代查戈斯人邦坦普斯(Frankie Bontemps)怒斥被蒙在鼓裏,談判缺席使人心灰意冷,呼籲起草條約時務必廣納民意,切勿剝奪發言權。人權觀察指協議雖有助平反昔日不公,卻可能延續罪行多年。組織法律顧問鮑德溫(Clive Baldwin)強調,若缺乏與查戈斯人磋商,英美和毛里裘斯均須為持續的殖民罪行負責。

人權觀察籲就協議諮詢查戈斯人。組織高級法律顧問鮑德溫(Clive Baldwin)指出協議未能「確保查戈斯人返鄉權」,更「似乎明文禁止他們在未來百年內進入迪戈加西亞島」,呼籲為流離失所者提供賠償,與查戈斯人進行實質磋商,否則英美及毛里裘斯皆難辭其咎,將共同背負殖民罪責。英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此乃英毛雙邊協議。我們意識到群島前景攸關查戈斯人社區利益,此為談判最重要。」

查戈斯群島薩洛蒙環礁,攝於2010年

消息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