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出華人指揮家張弦 與港樂共譜美國情懷

【2007年4月6日訊】

廿一世紀是個屬於美國的世紀,作曲家如柯普蘭、蓋希文與伯恩斯坦找到了屬於美國自己的聲音。香港管弦樂團(港樂)呈獻「太古新力量音樂會—美人美樂」,將其中幾首扣人心弦的美國旋律活靈活現地重現。

是次節目將為大家呈獻伯恩斯坦《憨第德》序曲、柯普蘭《林肯肖像》、巴伯《弦樂慢板》、注入爵士樂元素的蓋希文《波吉與貝絲》交響音畫,還有卡夫特的《重大奇遇》,並邀得港樂定音鼓首席龐樂思作演繹。

負責是次指揮的張弦,曾在2002年參加首屆馬澤爾·維拉國際指揮大賽及獲得冠軍,其後擔任紐約愛槳樂團之助理指揮,2005年更被升格為副指揮;她亦曾與倫敦交響樂團及洛杉磯愛樂樂團合作。

身兼演奏家、作曲家及指揮之龐樂思(James Boznos),以演繹廿世紀之音樂名作見稱;他曾首演亞當斯、布烈茲、布特維素、卡達及班特勒茲基之作品,亦在希臘德爾斐市古圓形劇場演奏史納基斯之敲擊樂獨奏曲《沙費亞》,及與芝加哥交響樂團合作。

由於「美人美樂」乃「美樂自悠行」系列之一部分,故亦邀得林家琦及彭禮傑作旁述。茲將旁述者之資料略述如下:

星期五粵語旁述:林家琦(Kathy Lam)
林家琦畢業於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碩士課程,主修藝術行政。林家琦生於音樂世家,四歲開始學習鋼琴,並曾入讀香港演藝學院初級音樂課程,師隨黃懿倫老師。她曾先後多次獲得香港校際音樂節及海外鋼琴公開比賽獎頸;1991年赴笈英國,同年考取鋼琴演奏文憑。

作為一位藝術行政人員,她曾服務於美國作曲家樂團(American Composer's Orchestra)、IMG Artists、香港藝術節協會及香港電台第四台;她同時亦是報章雜誌之特約文化評論專欄作家。她編導與監製之電台節目,包括音樂廣播劇「音樂家『琦』想」和青年人古典音樂入門節目「樂觀主義」,都廣受聽眾歡迎。今年是林家琦第二次為香港管弦樂團之「美樂自悠行」系列作粵語旁述。

星期六英語旁述:彭禮傑(Ben Pelletier)
彭禮傑於紐約羅徹斯特大學伊士曼音樂學院以優異成績畢業,並取得學士學位及演奏文憑,主修長號。他在畢業後獲得獎學金,前往位於美國德州休斯頓的萊斯大學舒柏音樂學院繼續進修,在學期間,他擔任萊斯大學的長號導師,並取得碩士學位。

彭氏任教於香港浸會大學音樂系,同時擔任香港的美樂及藝術頻道—香港電台第四台的主持。彭禮傑亦經常為各大商業、教育、企業的製作當旁白,在國家地理頻道、探索頻道、衛星電視等節目都可以聽到他的聲音。今年是彭禮傑第二次為香港管弦樂團之「美樂自悠行」系列作英語旁述。

4月21日晚之音樂會,亦同時邀得美國駐港澳總領事郭明瀚(James B. Cunningham)為柯普蘭《林肯肖像》作英語旁述。

「太古新力量音樂會—美人美樂」於4月20至21日晚上八時,於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舉行;票價分港幣100、150、200及250四款,現於城市電腦售票處發售。折扣優惠之詳情可瀏覽www.hk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