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新一軍老兵不死,只是被故意遺忘
這篇文章不中立,充斥個人觀點。更接近於社論或專欄一類,而不是新聞--Shizhao 03:11 2007年1月9日 (UTC)
- 找不到適合放置在維基各項計劃的地方。--Stewart~惡龍 (講!) 07:26 2007年1月11日 (UTC)
- 我承認之前看了內容來源的該雜誌,有點動了感情,那我略為修改,只保留客觀事實與當事人的言語。我想這樣就沒有所謂的個人觀點了,如果各位覺得還有的話,請明說。事實就是同樣有抗日,但沒被認同。--魔法設計師 17:31 2007年1月13日 (UTC)
* DWNEWS.COM-- 2007年1月7日0:56:18(京港台时间) --多维新闻网 * 胡錦濤承諾頒予的紀念章也被地方以「沒有資格」為由拒絕發給。他們'''今天'''以老淚爭取尊嚴,對加諸他們的歧視怒吼 * 「成都民政局說,這個紀念章衹給八路軍、新四軍和游擊隊發。就是說,我父親是國民党的兵,沒有資格拿這個章!」
的確報導了近期一個發生的事件,這不算是新聞嗎?--魔法設計師 06:43 2007年1月15日 (UTC)
- 新聞的5W在哪裏?--Shizhao 12:47 2007年1月20日 (UTC)
- 人物專訪的格式是和其他新聞不同的,不一定根據5W1H而寫的,這個格式並不是一定要用到的,Wikinews:樣式指南中有寫:「不要強迫自己遵從這項指引,熟悉新聞採訪的人,都能按個別情況判斷哪幾個問題是文章的重點(也就是讀者的着眼點)。」還有記者寫文章/採訪時要保持中立的,而不是要受訪者要保持中立的。不要加上或減去受訪者的意思,如果把他的說話改寫,已經是一個不中立和嚴重錯誤的,有很多著名的記者就因此而被解僱的。而中立的意思並不是隱藏有問題的地方,反而是要用記者的「筆」寫出來。當然,記者都應該做到平衡這一點,不要只報導投訴人的意見,而要報導被投訴人的回應,但是在人物專訪中很少會這樣做的。 -- Railhk0512 13:34 2007年1月25日 (UTC)
- 人物專訪?是誰訪問誰呢?報道里看不出來。--Shizhao 14:20 2007年1月25日 (UTC)
- 有時看文章不應只是看表面的,表面是一篇看似一個故事的,但是細心一些看其實是一篇人物專訪,受訪新一軍老兵及其家屬在文章中指斥中國政府對國民黨新一軍軍人的不公平對待的。 -- Railhk0512 15:05 2007年1月25日 (UTC)
- 人物專訪?是誰訪問誰呢?報道里看不出來。--Shizhao 14:20 2007年1月25日 (UTC)
- 消息來源也是一年以前的,沒有新聞時效性--Shizhao 02:29 2007年2月14日 (UTC)
發起關於新一軍老兵不死,只是被故意遺忘的討論
討論頁是用於討論如何將Wikinews上的內容變得更好的地方。您可以使用此頁面與他人討論如何改善新一軍老兵不死,只是被故意遺忘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