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林:從山寨到龍頭 中國防火牆是否阻礙創新?

【2016年8月3日訊】現在的北京 「全民創業」之風方興未艾。從阿里巴巴到出門問問,從微信支付到大疆無人機佔領全球70%的市場份額,中國的科技創新企業已經成為全球市場的領軍力量。中國的創新到底有多少是模仿?有多少是真正的品類創新?高高築起的防火長城又會給這些創新企業獲取資訊帶來怎樣的挑戰?

File:Wechat.jpg
大陸最流行的社交軟件之一微信的logo

畢鉑睿(Barrett Francis)既是一個地道的美國人,又是一個中國女婿,他在2012年第一次來到北京。談起對中國的印象,除了美味的食物和新鮮的文化體驗,工作在科技行業的他說起了他對互聯網的印象。

他說:「用不了谷歌(Google)是最大的問題。不能上Google至少對所有來自美國的人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文化衝擊,我想對歐洲人來說也一樣。」

西方的創新理念的一個基礎是信息的自由傳遞,所以很多人認為中國政府對互聯網的控制將不可避免的傷害科技創新。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在2000年就曾斷言:「自由將通過手機和調製解調器傳播,任何試圖控制中國網絡的企圖將是不可完成的任務。」

File:Didi Chuxing logo.png
滴滴的logo

然而,中國政府似乎做到了既限制網絡自由又鼓勵網絡創新。有人把防火牆屏蔽下的中國互聯網比做「局域網」,可是,在火牆之內,網絡和移動技術融入了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就連街頭擺攤的婦女如今也用手機應用軟件接受訂單和結帳。

出門問問、滴滴打車,一個又一個完成C輪D輪融資的新近高科技企業在短時間內亮相。在國際資本的支持下,滴滴打車與來自美國的優步燒錢血拼數年後體面停戰,達成相互持股協議。

矽谷科技公司Shopkick的創始人賽瑞亞克·羅丁花了三周時間遊歷北京、深圳和香港之後大膽預測,中國的首都北京將是未來10年內唯一能夠比擬矽谷的高科技創新中心。

《華盛頓郵報》駐京記者艾米莉·勞哈拉(Emily Rauhala)在7月間的一篇報道中說:「美國希望相信內容審查的災害遏制創新,但中國正在以令人恐懼和困惑的方式挑戰這一觀念。」

規模宏大 政府支持

Google設在中國北京的總部

作為活躍在矽谷和北京的投資人,NewGen Capital的創始合伙人張璐認為中國的市場潛力不容小視。

她說:「在美國有個100萬用戶很不錯了,在中國是小意思。」

中國的國內市場有13億人,這是美國或是歐洲市場的四倍。而越來越多的人成為高科技企業的目標客戶。在美國,現在有1.9億人有智能手機,而中國,今天這個數字是5.3億,在未來三年內將成長為7億。

然而僅有市場並不足夠,更重要的還有市場對新技術的接受能力。張璐說,親身體會下來,中國市場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已經比美國要快得多了。

張璐說:「中國普通老百姓他對新的技術新的模式接受度要快得多, 跟美國比要快很多。 矽谷在美國是屬於快的,但是國家其他地方一點都不快。但中國不是。你現在去中國,根本不用帶現金。到哪兒你用手機微信支付(Wechat Pay), 全都搞定。不用帶卡不用帶現金。去哪兒什麼都可以買,而且打車什麼的大家都更願意用手機支付 。你看那個大爺大媽用這些東西用得特別好。 」

不僅老百姓接受程度快,鼓勵創新的還有中國政府的各項資金支持。出門問問(Mobvoi) 是國內唯一一家獲得Google投資的智能語音開發公司,硬件項目經理劉昕說,公司目前正在申請政府的補貼,另外還有各種政策上的優惠。

他說:「會有一些這種鼓勵創新的一些政策,包括一些稅收方面的優惠,包括一些出口退稅方面的優惠也會有一些。」

上海夠快雲庫的創始人陳翊也對美國之音說,從提供孵化器,場租的優惠減免,人才引進方面的政策,中國政府專項資金補貼,都會惠及初創企業。

矽谷北京 哪個更拼

美國的矽谷是世界高科技行業的勝地,雲集着美國和國際創業者和風投資本,這裏以節奏快,工作時間長著稱。不過張璐說,每次從中國回來,就覺得矽谷節奏太慢。

她說:「看看中國的創業者,再看美國的創業者,就覺得美國的創業者太講究工作生活的平衡(work life balance). 」

確實,中國創業者基本沒有所謂的工作生活平衡。據羅丁的文章,在中國的科技創業屆流行着一種9/9/6模式,即早九點上班,晚九點下班,一周工作六天。而對於科技初創企業的CEO或者創始人來說,這個模式是9/11/6.5。

且不談這樣工作的工作效率如何,這種創業者的野心和動力確實不容小視。

張璐說,內在的動力是這些初創企業快速發展的不二法門。

她說:「中國現在的問題是它的遊戲規則沒有確定下來。就是市場比較混亂。但是它的優勢在哪兒呢,就是創業者非常拼。 」

創新複製 誰為王道

百度的辦公地點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中國的創業基本集中在模仿西方模式,人人網複製了臉書(Facebook), 百度複製了谷歌(Google), Youku複製了YouTube,……中國是否與六七十年代快速發展的日本一樣,將以模仿作為終點呢?

出門問問的產品經理劉昕說,這個其實比較難界定。

劉昕說:「很多有用的創新它實際上都是基於現有的一個不太完美的東西來做一些微調,讓人們用起來更舒服。創造一個品類的創新產品的機會很少,但是很多地方也能看出中國的科技公司在嘗試着做一些新的東西。」

將產品進行微調適用於中國市場是一個相對簡易的模式,然而中國也出現了品類創新。生產、研發無人機飛行器的大疆創新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中國品牌,它已經佔據了全球70%的市場份額。在西方國家還處於信用卡付費時代的今天,微信(Wechat)已經成功將手機支付推廣到中國各大城市。

張璐表示,同時看中美兩個市場的投資人都會發現,中國目前的商業模式創新做的比美國好。

她說:「中國現在已經有自主創新能力了,當然技術層面的創新能力還沒有那麼強,但是模式創新,中國現在真的不是copy。 我看到很多美國公司已經開始複製中國的模式了。就中國那個直播的模式,中國先把直播做起來的。然後Facebook Live 這些才起來。「

劉昕也表示,Facebook新的即時交互工具就借鑑了很多微信的小功能。在全球範圍內,相互的資訊通訊也越來越快,國外的公司也能夠看到中國公司技術的發展。如果有地域方面的壁壘,外國公司也會學習這些好的技術以應用到其目標市場。

網絡封鎖 翻牆有招

翻牆工具——藍燈的logo

中國的這種創新和發展是在網絡封鎖的大環境下實現的。近兩年中國政府的網絡封鎖和內容審查只升不降。

《時代》雜誌的報道說,在今年5月的一次科學會議上,中國國內研究學者抗議中國的互聯網管制威脅他們創新的能力。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學者說:「在無法接觸到其他國家成果和無法自由橫向比較的情況下,中國很難成為全球科技研究的領跑者」。

然而幾位創業者均告訴記者,作為科技界人才,這根本難不倒他們,因為大家會「翻牆」。

投資人張璐說:「中國是有牆,針對普通老百姓來講他獲得不了信息,但是做start-up那些懂技術那些創始人來講,翻牆很容易。搞個VPN非常容易。他們想獲得境外知識他們只要想都能得到。」

中國政府也在加強對VPN等翻牆方式的控制。不過觀察人士說,當局在緊抓鑰匙的同時,也會留出一些門縫,默許少數人翻牆進入外部世界。

對防火長城運行原理的一種推測

防火長城 壁壘高築

臉書、推特和谷歌被拒之門外,顯然也給中國國內的業界帶來競爭優勢。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創業者對美國之音說,互聯網審查從另一個層面其實幫助了國內的創業者,這種方式有時候也會讓國內的一些創業企業會有更大的空間,不會被巨頭直接淹沒掉。

《環球時報》2015年就曾發表社評誇讚防火牆的「意外成果」,並稱如果沒有網絡審查措施,「中國今天說不定會是『谷歌中國』、『雅虎中國』、『臉譜中國』的天下。」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在2016年的年度報告中,首次把中國的防火長城列為貿易壁壘。

規則不明 誠信待建

現在的北京,「全民創業」蔚然成風,到處都是拿着低工資,一天7/24撲在自己創業公司上的年輕人。張璐說,北京的咖啡館走到哪兒都能看到創業團隊。

她說:「對中國來講的話整個是一個非常火熱,火熱到你覺得有點害怕。」

張璐說,對比矽谷來說,發展快是中國的優勢,也是中國的劣勢。

她說:「這就是現在發展非常快的一個環境。但是它可能的問題就是,發展太快可能來不及制定一些規則。可能這是唯一讓人覺得很擔心的地方。」

她表示,一些公司缺乏道德底線,會做出人身攻擊這樣的行為來獲取自身的成功,而誠信依然是在商界經久不衰的不二法門。

她說,中國目前很多初創公司並沒有盈利,處在「燒錢」的模式,先把目光放在搶佔市場份額上。

衝出關外 進軍世界

張璐還指出,另一個重要的問題是,中國公司由於其語言和文化的壁壘還沒有走向國外市場,這不是因為這些公司不想這樣做,而是他們不知道怎麼做。這與「最快達到利益變現」的想法相結合,使得很多中國公司可能會甘於只着眼於中國市場,這將不可避免地阻礙未來的創新。

《中國數字時代》英文版執行主編索菲·碧馳(Sophie Beach )通過電子郵件告訴美國之音說,真正的創新仍然需要信息的通暢。

她說:「我不相信在信息和思想不能得到自由交換的時候會產生真正的創新。一方面,防火長城為微信、微博和優酷這類中國公司創立了蓬勃發展的必要環境,使他們無需面對國際挑戰。但是另一方面,只要防火長城存在,中國的創新很難實現自身的全面潛力並在國際舞台上競爭。」

這道網絡長城真的會阻礙中國企業走出國門的腳步嗎?人們將拭目以待。

新聞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