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力發展系列報道:從軍費開支看中國軍力發展

【2013年4月26日訊】

中國在3月份閉幕的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上公佈了2013年國防預算。中國2013年國防預算為7201.68億元,約合114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0.7%。除2010年外,中國軍費開支從1989年以來就一直以兩位數速度高速增長。

美國海軍戰爭學院(US Naval War College)戰略研究係教授艾立信(Andrew Erickson)表示,中國軍費開支的增長規模體現了國防在中國領導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這樣的一個走勢體現了國防在中國領導人心目中處於僅次於經濟發展的第二位置。具體來講,中國提高軍事力量當然首先是要維護共産黨統治、其次是國家安全、然後是維護中國重要的國家利益。」

在西方國家都在削減軍費之際,中國軍費繼續保持高速增長自然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受到自動削減支出影響,2013年美國國防預算將從2012年的6562億美元下降到略高於6000億美元的水準。雖然中國軍費開支連年快速增長,但實際上大體仍然維持在一個可持續的水準上。中國軍費開支基本保持在低於國內生産總值2%的水準上。隨着中國與除印度和不丹之外的所有陸上鄰國解決了邊界問題,中國的軍事重心正漸漸從陸地轉移到海上。這也是中國軍費迅速上升的一個重要因素。眾所週知,從世界範圍來看,海軍的開支一般都是要遠遠超過其他兵種。艾立信表示, 解放軍海軍是這種發展趨勢的受益者。「從某種程度上來説,解放軍海軍的發展是最具『外向型』,或許在將來會發展成以印度洋和太平洋兩大洋為基礎的遠洋海軍。」

中國海軍在過去十年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目前大多數主戰艦艇都裝備了先進的防空系統、現代反艦巡航導彈和魚雷。中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去年年末正式交付海軍。此外,中國還完成了在海南島南端的亞龍海軍基地的建設。然而, 雖然中國在海軍方面的投入增多,但中國目前的軍事戰略仍然以「家門口」的近海,即黃海、東海和南中國海為主。中國的航空母艦也仍有很多困難和挑戰需要突破,而且在短時間內無法具備真正有意義的作戰能力。艾立信説:「這些是按步就班的,而且不是頂尖水準的發展,屬於次要的軍事能力,並且不大可能在短期內給中國比較有實力的對手帶來任何真正的威脅。」除海軍外,中國軍費的很大一部分被用於發展網絡和太空作戰能力。目前,中國在這兩個領域都處於相對領先的地位。此外,中國的軍費也被用來給士兵提高福利待遇。位於華盛頓的國防集團公司(Defense Group, Inc)情報研究分析中心主任詹姆斯·馬爾韋農(James Mulvenon)説:「中國軍方刊物清晰地展示了中國軍費中花在軍人身上的比例從15年前的大約三分之一上升到目前的一半以上。」

在未來幾年裏,中國的國防開支將會繼續快速增長。但中國軍事實力的發展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國內形勢,比如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帶來的社會穩定問題和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局勢等等。而一旦中國經濟發展放緩,中國的軍力發展勢必將會遭遇發展瓶頸。「我認為,中國面臨的國內挑戰遲早會給中國的經濟增長構成越來越大的影響,」艾立信説,「這將導致未來中國迅速增長的軍費開支更難。屆時,中國國家政策的優先順序也會出現重大轉變。」可以肯定的是,中國的軍力提升的確給中國周邊國家和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利益構成挑戰。但中國的軍事部署和軍事戰略仍然以周邊地區和近海為基礎。中國解放軍在把其提升的軍力轉化成作戰能力方面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消息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