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新闻:不要为阐释观点扰乱维基新闻

方针与指引

扰乱
中性的观点
内容指南
样式指南
引用来源
命名常规
审核新闻

原创报道
委派政策
翻译指引
被放弃的新闻
回退不过三原则
删除方针
保护方针
封禁方针
版权信息
图像使用守则

礼仪
用户名

核桃 总括而言:当你需要阐释自己的观点的时候,你只能直接对其展开讨论。

维基媒体计划下属的每个维基项目都由用户志愿者组成,Wiki协作系统技术使天南地北的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协作,共同为之作出贡献。但是,只要有人的地方,就肯定会出现争执与问题。这篇方针指引就是要告诉你:不要为了阐释观点扰乱维基新闻!

举个例子:如果你在路边看见一处缺少了井盖的排水口,那就不要为了使有关部门修复它而往里面跳!

什么是扰乱?什么是为了诠释观点扰乱?

编辑

扰乱(或叫做扰乱性编辑),通常被认为与破坏有共同点,但扰乱性编辑并不是破坏,它只是具有破坏性质的一种编辑。在这一章节里,我们只进行基本介绍。

举个例子,中文维基新闻站内通常会出现的几种扰乱性编辑为:

  • 将自撰稿件中的{{review}}模版私自更改为{{publish}}
  • 在进行讨论时将自身观点强加给他人,或要求强行达成共识
  • 在站内通过各种方式宣传自己的观点并尝试诠释它

但是,为了诠释观点而对维基新闻扰乱则是另一种更具破坏性质的编辑,这种编辑会在讨论无法取得共识时出现,通常表现为玩弄规则、打擦边球等。

为诠释观点而进行扰乱与普通的扰乱不同,人们为了诠释观点,以表达自己观点的正确性时所做出的编辑,通常会对维基新闻造成破坏。

人们在进行扰乱时并不会意识到自己正在付诸扰乱行为,他们只是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以取得共识,这种编辑实际上违背了站内方针与指引,并且使讨论难以进行,无法取得共识。无论理由如何,扰乱会使你被封禁,所以不要这么做!

我应该怎么做?

编辑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维基媒体下属所有项目均有他们自己的规则。如果你认为这些方针或规则含有问题,那就请在讨论时证明,而不是为了修改去试图触发这些问题,打擦边球。做个比喻:如果你在路边发现一个没有井盖的排水口,无论如何你都应该向有关部门报告,要求他们修好这里,而不是通过往里面跳来证明这里有个没有井盖的排水口!

任何有关方针与指引的修改均需发起讨论取得共识后方能通过,届时你才能对其进行变动。如果你为了使自己的观点得到大多数人的赞同(也就是取得共识),那请尽力证明它,而不是通过亲身实验触发以证明问题的存在。

举个例子吧!

编辑

如果你在站内写了一篇新闻报导稿件,但因为文笔不符合要求被提请快速删除或被其他维基人提请存废讨论,那么你应该:

  • 重头读一遍自己写的报导,看看是否有问题,或是请求其他在站内活跃的资深记者用户帮助修改稿件--他们对新人非常友好,并且时刻热衷于向任何人提供帮助。

而不是:

  • 继续发布更多文笔更糟糕的新闻稿件,甚至窜改事实,自己修改文章状态。

如果你在阅读站内方针指引时,发现出现了一处问题,那你应该:

  • 前往茶馆发起讨论,对问题进行举证,提请修改方针,或是请求管理员帮助。

而不是:

  • 不对问题进行报告,持续打擦边球触发问题以证明方针内存在错误。

如果你在进行讨论时,自己的观点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共识,那你应该:

  • 进行进一步讨论,证明自己的观点存在合理性,继续通过讨论诠释观点,尝试取得共识。

而不是:

  • 用实际行动(例如编辑)来证明自己观点的合理性,到反对观点者的讨论页对其进行人身攻击,引发各式编辑战。

最后一点

编辑

包括维基新闻在内,维基媒体下属各项目都以经讨论而达成共识为解决问题之最优解。如果阁下因某一点而感到疑惑,那么您可以与相关用户展开讨论,并以达成共识且解决问题为最终目标。

无论目的如何,不应在维基新闻进行扰乱,进行扰乱可能被处以封禁。

延伸阅读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