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极光绽放 专家吁防潜藏危机

【2024年5月18日讯】

受超过二十年来最强烈的太阳风暴影响,地球遭遇罕见G5级地磁暴侵袭,全球多地上演绚丽极光秀。英国、日本、中国等国民众在社交平台分享极光美照。

智利基利翁的极光,南纬37度
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帕利斯岛,北纬33度

美国麻省剑桥市于本月14日深夜出现极光。维基记者Peacearth表示,其住所附近光害严重,加上面向错误及被高楼遮挡视线,故未能观测到极光。然而,居于记者住所步行约30分钟路程的同学,因所处地区光害较少且无高楼阻隔,成功捕捉到极光画面,更于Instagram限时动态分享。

日本北海道各地从本月11日晚到本月12日凌晨,都观测到低纬度极光。其中名寄市的夜空被染成梦幻的紫色。《新京报》报道,本月12日凌晨,摄影爱好者在北京长城附近的琉璃庙镇拍到紫红色极光,景象迷人。拍摄者表示,极光出现时,自己顿时精神抖擞。

专家解释,北京能看到极光,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此次地磁暴强度高,中国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发布地磁暴红色预警;二是受磁极漂移影响,地磁北极正逐步向中国方向移动,令北京也有机会看到极光。

极光通常出现在高纬度地区,但如果地磁暴强度够大,活动范围就会扩大到低纬度地区。台湾中央气象局表示,由于台湾离地磁北极较远,因此这次没有极光出现的记录。

香港方面,气象学会发言人梁荣武表示,香港看到极光的机会非常低。他解释,极光是由于太阳风暴中的高能粒子与地球高层大气碰撞而产生,但预测太阳风暴会持续多久很难。

梁荣武补充,目前正值十一年太阳黑子活跃周期的高峰期,太阳耀斑爆发机会大增。虽然极光爆发会为更多地区带来观赏机会,但同时也可能对人造卫星运行、高频通讯和电网造成干扰。

香港天文台指出,极光的形状取决于带电粒子的移动方向和磁场变化,而颜色则取决于空气粒子的成分,例如氧气会释放绿光和红光,氮气会释放紫红光和蓝光。

专家:极光美景下暗藏危机

上周末(11日),多地民众无需高额开支或抗寒,仅仰望天空便可一睹极光夺魂美景。极光通常局限于地球极地,但本月10日晚间却远赴墨西哥、南欧及南非,令天文爱好者惊喜连连,在社交网络热烈分享五彩斑斓的粉红、绿色及紫色光影。

欧洲航天局(ESA)太空安全计划协调员韦士梁(Quentin Verspieren)直言美景掩隐危机。美国太空天气预报中心(SWPC)的碧蒂薇(Mike Bettwy)亦忧潜在祸患,如电网卫星故障及宇航员暴露于危险辐射。

是次极光为2003年“万圣节风暴”后最强烈地磁暴。虽较前事破坏较小,惟卫星公司需数周修复故障。法新社碧蒂薇引述报道称,部分美国自动驾驶拖拉机因GPS失灵而停用。剧烈太阳表面爆发,冒出等离子体、辐射和磁场,随太阳风席卷而来,造就是次异象。

一个地球17倍面积的巨型黑子主宰是次活跃期,上周二(14日)更发出数年最强烈耀斑。黑子转向太阳边缘,短期内活动或趋减弱。但约两周后(6月1日)重新朝地球一面,或再引发“主要活动”。

ESA太空天气服务协调员亚高乐华(Alexi Glover)透露,另一黑子正“进入视野”,或引发未来数日强烈活动。高乐华强调,太阳活动“绝非完结”。碧蒂薇则指,太阳活动周期约十一年,现处高峰,未来一年内再有重大风暴风险最高。

地磁暴可致卫星电网超载,引发停电。1859年“卡灵顿事件”曾造成电报站灾情。虽各国电网有所改善,仍难免短暂停电。太阳风暴可危及航天员,令其受高辐射。飞机亦受影响,航空公司可能改道规避。

未来太空探测有助预测激烈的太阳天气,为地球预留准备时间。ESA拟于2031年发射“维吉尔”卫星,若现已运作,能提供黑子最新讯息。保卫地球抗敌强劲太阳风暴乃科学家责任。

消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