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新聞新聞專題:揭如何走私晶片至中國

【2024年2月4日讯】

韓國海關官員日前宣佈,逮捕兩名40多歲的韓國公司職員,他們涉嫌在未申報海關情況下,將超過1億美元美製半導體晶片走私至中國。新聞專題為閣下揭秘走私晶片到中國、中美晶片戰引發地下市場的暗流洶湧。

新聞專題:揭秘走私晶片到中國
新聞專題:揭秘走私晶片到中國

兩名疑犯在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間,共計144次利用航空郵件將9.6萬顆美商名牌半導體公司生產的計算機晶片走私至中國。

其中5.3萬顆晶片的總值高達1.18億美元,屬於韓國政府列管的戰略性物資,需要申請出口許可。

該批晶片原本是一家韓國通訊設備開發公司進口自美國供應國內使用,但兩名疑犯卻將其裝走私至中國。韓國海關指控兩人違反對外貿易法和海關法等規定,已移送法辦。

韓國媒體透露,這是韓國海關首次發現利用韓國渠道將外國半導體走私至中國的案例。涉案晶片可轉換類比訊號為數碼訊號,可能用於大殺傷武器生產,需經韓國審批許可出口。

美國長期對華科技封鎖,中國企業紛紛轉往地下市場求取晶片。據報道,中國手機科企已經因此面臨質量與安全隱患。然而,中國難以只靠走私滿足龐大需求。

兩名疑犯分別為A公司的40多歲外籍經銷商員工。A公司透過韓國一家電信設備開發公司採購晶片,購量超額進口後將余貨走私出售賺差價。

據報道,涉案晶片可將類比訊號轉為數碼訊號,適用於通訊繼電器,性質類似。由於其技術可用於大殺傷武器,需申請韓國出口許可。該批晶片出自某美國知名半導體大廠,但報道未予透露。

A公司之所以選擇走私途徑,是因其計劃周全:公司申報將價值僅4億韓元的晶片出口香港,但實際報價達750億韓元,並向韓國海關提交虛假文件取得融資。

中美科技博弈白熱化,美國長期對華技術封鎖。有報道指,中國科企紛紛採購地下市場非法晶片,但質量難以控制可能危及安全。近年中國亦積極招攬外技術人才及與其他國家合作建廠,藉以應對美國壓力。

中韓兩國民被控走私半導體芯片至中國

韓國海關日前在釜山攔獲一起大規模走私美國半導體晶片到中國案件。這起涉及重要戰略物資走私案引起國內外輿論關注。有網民指出項目風險過高,難逃供應鏈追蹤,但亦有觀點認為這與當前中美科技博弈形勢有關。

海關官員表示,1月25日,他們逮捕了兩名40多歲的韓國公民。這兩人分別是一家外國電子分銷公司的員工。

調查發現,他們在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間,共不少於144次利用航空郵件將美國知名半導體公司生產的9.6萬個計算機晶片走私出口到中國,總值高達約1390億韓元(約1.005億美元)。

其中,值118億韓元的5.3萬件產品屬於韓國政府列入戰略物資管制範疇,需要獲得出口許可。兩名涉案人員並未辦理必要手續就將其走私出口,違反了韓國對外貿易法和海關法等規定,已被海關移交檢察機關處理。

媒體報道稱,這些晶片用於通訊設備內將類比信號轉為數碼信號,其技術原理可能被用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因此需要國家批准出口。涉案公司通過下訂額外數量的晶片獲取盈利,並偽造貨物價格達到7.5億韓元,實際價值僅400萬韓元,以獲得走私獲利。

在中美科技博弈白熱化之際,此案一出即引起各界關注。有美國網民在Reddit表示,以1.39億美元的數量走私雖利抵人,但晶片易被追蹤。另有中國網民在微博調侃,此或與韓國執行美國指示有關。

中美晶片戰引發地下市場「暗流洶湧」

近年來,中美之間圍繞晶片產業展開的戰略博弈日益加速。美國一系列對華技術限制措施對中國企業產生重大衝擊,同時也催生了國內晶片地下市場。近三年來,中美在晶片領域的博弈日趨白熱。美方連番技術封鎖舉措給國內企業造成衝擊的同時,也使國內地下晶片市場迅速興起。

自2019年特朗普政府將華為等企業列入出口管制清單開始,禁止美國公司向其提供晶片和技術支援。拜登繼任後,進一步擴大管制範圍,限制外企使用美國技術向華出口晶片,還禁止美公民為特定中企工作。

這一系列政策限制,給國內企業在晶片採購上帶來重大障礙。根據彭博社今年10月的最新報道披露,為彌補美國禁令造成的供應短缺,國內多個汽車製造商如蔚來、小鵬、理想等,曾嘗試通過未獲授權的中間商非法採購晶片。幾乎所有國內車企除比亞迪外,都有此類行為。

此外,路透社去年6月曾報道,深圳華強北地區內存在出售被美禁止出口的NVIDIA高性能AI晶片的現象。供應商表示,這些晶片來源於英偉達向美企業大量供貨後的剩餘,或通過第三地渠道進入中國。

據彭博社去年10月的一份報道,許多中國汽車生產企業都試圖通過地下渠道購買晶片,以彌補美國出口限製造成的供應短缺。

報道稱,上市的中國新能源車企業如蔚來、小鵬和理想在未獲得授權的情況下,曾嘗試通過中間商購買晶片。除了比亞迪外,幾乎所有國內汽車企業都曾在地下市場尋求晶片供應。

報道有知情人士透露,理想曾以500美元的價格從中間商手中購入單項制動晶片,而在疫情前這款晶片的市場價格僅為1美元。理想方面對此提出了否認。

此外,路透社去年6月曾報道,在深圳華強北地區可以買到被美國禁止出口的Nvidia A100人工智能晶片,但數量有限,難成立大規模AI項目。

總體來看,中國企業面臨美國技術封鎖的壓力日益加大。為彌補產品與技術供應短缺,部分企業不得不通過地下渠道採購晶片,但這也可能帶來質量和安全隱患。與此同時,美國也在加強同盟國與伙伴的合作,共同制衡中國晶片產業。中美在這一領域的博弈還將持續升級。

晶片走私成為中國一大「棘手」問題

聯合早報指,晶片走私在中國一直存在,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去年發佈文章就稱,晶片走私在中國已非常普遍。去年10月,一則在社交平台Twitter流傳的徵才貼文引起漣漪。

根據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去年三月發佈的一篇研究文章顯示,晶片走私在中國已為人熟知。去年十月,一則在社交媒體平台Twitter上傳播的「徵才廣告」更引起廣泛關注。

該廣告尋找「背包走私晶片人員」。工作內容是每次從泰國境內運回約10斤從美國非法輸入的晶片到中國,每次任務預付款8萬元人民幣,收貨後再發放1.5萬元的尾款。

廣告表示,儘管這種做法違法,但「也為國家作出貢獻」。因為美國停止向中國出口晶片和半導體,「壓制」中國經濟發展。一名美國政府官員表示,中國「肯定」會試圖規避監管,甚至直接走私晶片;但僅靠走私難以滿足中國大規模人工智能訓練的晶片需求。

紐約時報引述塔夫茨大學專家米勒分析指出,高端晶片生產商少,購買記錄難隱瞞,有利美國監測。中國了解通過走私難成功,曾大力吸引外國技術人才,與其他國家合作建廠規避美國制裁。

總體來說,紐約時報指,完全通過走私獲取美國晶片很難,但中國市場吸引力巨大,也會有企業為此承擔風險。總體上,走私未能完全解決中國晶片需求。但中國市場吸引力或會帶來一定程度的「隱患」。

去年8月,華為就在美國全面禁運下推出含7納米晶片手機,顯示依靠技術進步也能化解一定困境。紐約時報引述專家認為,科技戰關鍵不在出口管控,而在於如何緊跟科技步伐,表現出科技進步對中國的重要性。

消息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