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廷宣言批變性、代孕威脅人性尊嚴

【2024年4月13日讯】

梵蒂岡稱代孕、性別肯定手術及性別流動嚴重威脅人性尊嚴,形容為視己為神;亦重申反對禁止同性戀及針對LGBTQ群體的法律。

梵蒂岡教義部籌備五年,本月10日發表長達20頁的《尊嚴無盡》(Infinite Dignity)宣言,闡述天主教會視為威脅人性尊嚴的行為,包括代孕、性別肯定手術、性別流動等,稱損害受孕始的獨有尊嚴,性別變更乃自我神化背叛上主,唯先天或後天器官異常的醫療需要例外,與墮胎、安樂死並列。

梵蒂岡首次以重要文件形式,強烈譴責「性別理論」,指其與「接受性別的根本真理」背道而馳。文件稱,根據聖經,將人類分為男女兩性有深遠意義,故性別變更手術質疑上主創造。文件批評性別流動理論模糊男女二性差異,指「要求自我定義,等同自我神化,與真愛之神抗衡。」

文件引述教規指人體分享「按天主形象而造」的尊嚴,並強調身心不可分割;指任何性別轉換手術通常會危及個人於受孕時所獲賜予的獨有尊嚴;亦呼籲全球禁止代孕,指其嚴重侵犯產婦和嬰兒尊嚴,強調「嬰兒非商品,而是恩賜。」

天主教會在此宣言中,近乎直白拒絕性別肯定手術,認其損害人性尊嚴,等同墮胎、安樂死。宣言稱人體為上主恩賜,「通常任何性別肯定手術威脅受孕始的獨特尊嚴」,僅出生器官異常醫療需要例外。

《華爾街日報》、路透社指,此人性尊嚴宣言醞釀5年,批評性別流動「極危險」,是「意識形態殖民」,譴責模糊男女差異,符合「人自古想扮演上帝的誘惑」。這份宣言重申,性別認同不可悖離出生性別,男女互補是人生根本。顯示即使在方濟各主導下,天主教會寬容度仍有限。

文件譴責以性取向為由迫害、監禁、虐待、虐殺同性戀者,指這與人性尊嚴背道而馳;教義部長斐迪南(Víctor Fernández)指,感痛心部分教徒支持此等法律。惟文件未訴求全面禁止將同性性行為定為罪行。

斐迪南指,消除男女兩性差異損害人性尊嚴,惟懲罰、侵犯和施暴同性戀者同樣違背人性,他對不認同此觀點教徒感沮喪。他接任部長後多提倡方濟各對LGBTQ+寬和態度,但未修改教義。

斐迪南指,試圖消除男女差異實際上是損害而非強化人性尊嚴,他反對性別理論並批評消除性差異的企圖,指這抹去家庭的人類學基礎。

斐迪南指,人的身心生命皆是上主恩賜,任何自我神化意圖與福音真神觀相違。他強調尊重自我與他人身體至關重要,而性別理論所推崇新權利荼毒,正是對此基本尊重的破壞。他相信,承認和接納男女差異是個人發掘自我尊嚴和認同的關鍵。

斐迪南指,此文件獲教宗批准,並應要求加入貧困、移民、侵害婦女及人口販運等議題,視為威脅人性尊嚴。他稱此有助平衡「生死議題」及「維護貧困移民」兩極觀點。保守派支持文件,LGBTQ團體擔心加劇跨性別歧視。批評者質疑由未婚神職人員作出決策。

文件同時重申教會反對墮胎及安樂死的立場,並強烈譴責針對女性的暴力行為。文件被視為倒退。專家擔憂教廷立場助長歧視,成保守陣營彈藥,加劇針對跨性別者不利政策。進步天主教徒感失望,認為教廷未瞭解跨性別及非二元性別人士處境。

在方濟各任內,天主教會更包容LGBTQ+群體,近撤除對同性伴侶祝福禁令,引發保守派主教們憤怒。《華爾街日報》指,文件代表天主教會在保守與革新間兩極化加劇之際,力求闡明其道德立場。

教廷去年9月允許跨性別者受洗為教徒,擔任教父教母,同志伴侶子女亦可受洗。教廷去年12月指南允許神父自決祝福同性伴侶,但強調不等同異性婚姻。各地保守派主教痛批違背教義,並明言無視。

Gender Theory 性別理論

  1. 教會首先希望「重申每一個人,不論其性取向如何,都應尊重其尊嚴,並以體諒的態度對待,同時亦要特別避免『任何形式的不公平歧視』,尤其是任何形式的侵犯和暴力行為」[101]。正因如此,在某些地方有人僅因性取向而被囚禁、遭受酷刑,甚至被剝奪生命,此乃有悖人類尊嚴的行為,理應受到譴責。
  2. 同時,教會亦指出性別理論存在多方面的關鍵問題。教宗方濟各曾提醒我們,「通往和平之路呼籲尊重人權,其依據是世界人權宣言中簡單而明確的原則,我們剛慶祝該宣言的七十五周年紀念。此等原則乃不言自明,且廣獲接受。可惜,在過去數十年間,出現了一些嶄新的權利主張,既不完全符合最初界定的該等原則,亦不盡為人所接受。此等主張導致一種意識形態霸權主義,而性別理論在其中扮演核心角色;後者實屬極其危險,因為其意圖抹煞差異,宣稱要使人人平等。」[102]
  3. 就性別理論而言,其科學上的一致性向來是專家界眾說紛紜的話題,教會重申,人類生命,無論在肉體上抑或精神上,皆為上主之恩賜。此等恩賜應以感恩之心接受,並用於善事服務。性別理論主張個人能自我決定性別認同,此與人生乃上主恩賜的根本真理背道而馳,無異是屈從於人類自古以來想取代真神的誘惑,與愛的真神展開競爭。
  4. 性別理論另一顯著特點是,企圖否認生物界中最大的差異,即性別差異。此種根本差異非但是最大可能之差異,亦是最美麗和最強大的差異。在男女伴侶關係中,此差異達至最美妙的互惠,成為那永不停歇的奇蹟之源泉:新的人類生命誕生於世。
  5. 因此,在性別理論提出的種種新權利主張的光焰下,尊重自己和他人的身體變得至關重要。此種意識形態「設想一個無性別差異的社會,從而消弭家庭的人類學基礎」[103]。故此,「有些此類意識形態,在追求有時可理解的願望時,卻把自己奉為絕對和不可置疑,甚至規定兒童的教養方式,此乃不可接受。必須強調,『生物性別和社會文化性別角色(性別)雖可區分,但不能分離。』」[104]由是觀之,任何試圖掩蓋男女之間無法消除的性別差異的企圖,皆應遭到拒絕:「我們不能把男性和女性從上主的創造工作中分離,因為此等創造在我們的決定和經驗之前,其中蘊含着不可忽視的生物因素。」[105]唯有通過承認和接受此等互惠差異,每個人方能真正發現自我、自身尊嚴和身份認同。

Sex Change 性別改變

  1. 人之身體的尊嚴,不應被視為低於人本身的尊嚴。《天主教教理》明確要求我們承認「人類身體分享了『上主肖像』的尊嚴。」[106]此真理值得謹記,尤其當涉及性別轉換之際,因為人乃身心一體不可分割。身體乃靈魂內在性得以舒展和彰顯的活生生載體,就如人際關係網絡亦然。身心共同構成人格,皆分享着每個人所具有的尊嚴。[107]此外,身體亦以其性別特質而參與此尊嚴。[108]在身體中,每個人認知自己為他人所生,男女藉身體得以建立可育生他人的愛情關係。教宗方濟各在論及尊重人性自然秩序的必要時指出,「創造先於我們,我們當以感恩之心接受之。與此同時,我們蒙召保護自身人性,這意味着首要接受並尊重其受造狀態。」[109]由此可知,任何性別轉換手術,一般來說,均有危及自受孕時即具的尊嚴的風險。但這並不排除某些人於出生時已有明顯性器官異常,或其後發展此類異常,可選擇尋求專業醫療協助以解決的可能性。然而,在此情況下,該醫療程序並非本文所指的性別轉換。
——《尊嚴無盡》(Infinite Dignity)

消息來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