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摒棄「總統」稱呼賴清德

【2024年5月18日讯】

港媒普遍棄用「總統」稱呼,改稱中華民國總統當選人賴清德為「台灣領導人」,反映傳媒受北京壓力。

賴清德,2023年

中華民國總統當選人賴清德下周一(20日)就職,惟主流港媒刻意迴避「總統」稱呼,改稱「台灣的賴清德」或「台灣領導人」。

《光傳媒》調查發現,香港六大電視電台(香港電台、商業電台、新城電台、有線電視、NowTV及TVB)就賴清德就職禮報道,皆未用「總統」稱謂,改稱「台灣的賴清德」、「民進黨賴清德」或「台灣候任領導人」。

四年前港媒普遍用「總統」稱呼蔡英文

相比四年前報道蔡英文就職時,這些主要傳媒普遍使用「總統」及「台灣的總統」稱呼。但時至今日,香港主流媒體已經普遍改口,不再直接稱呼為「總統」。

《經濟日報》及《星島日報》最近報道亦改用「台灣候任領導人」稱呼賴清德,不再使用「總統」。

商台去年4月12日報道蔡英文會見加拿大團仍用「總統」,但短短2日後報道她視察軍方基地時改稱「台灣領導人」,其後一直沿用「領導人」、「台灣的蔡英文」或干脆無稱謂。

港媒報道台灣元首 現更罕用職稱

港媒在報道台灣情況時有特別做法。過去一年,他們稱呼蔡英文由「總統」改為「領導人」,甚至完全省略職銜。

例如商台去年4月24日報道指,「山東艦航母編隊抵近台灣東南海域 台軍方加強監控」,內文只提及「台灣防務部門」,不稱為台灣國防部,亦沒有任何「蔡英文」的稱謂。第二段又提及「蔡英文月初過境美國洛杉磯,與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會面」,同樣沒有職銜。

同樣地,有線新聞前日(16日)報道「美方派出非正式代表團參與賴清德就職禮」,亦沒有任何「賴清德」的稱呼,只提及「就職禮」,似假設讀者已知悉相關人物和事件背景。

賴清德就職 港報章改稱「台灣領導人」

至於報章方面,四年前大部分報章均稱蔡英文為「台灣的總統」或「蔡英文總統」。只有《文匯報》使用「台灣地區領導人」,而《大公報》則沒有任何稱謂。

時至今日,仍有最少四份報章(三份中文、一份英文)繼續稱賴清德為「台灣候任總統」或「Taiwanese president-elect」。不過,其中《星島日報》和《經濟日報》日前在報道中改稱賴為「台灣候任領導人」。

以往部分香港報章會避免「台灣」和「總統」並用,改用「在台灣,(人名)總統表示」或「台灣的(人名)總統」,但仍會使用「總統」職銜。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認為,這反映香港傳媒正在受到北京的壓力,以姿態顯示台灣只是地方政府,而非主權國家。但他指,這只是「姿態」,不會影響到台灣的實際局勢。

香港電台曾在2021年發出內部指引,要求員工不可使用「中華民國」、「國立」等字眼,並將「台灣總統」改為「台灣地區或當局領導人」,與中國黨媒看齊。

李家超:評論與唱衰有分別

李家超5月17日中午出席香港報業公會會慶,稱新聞業界承擔重大社會責任,提醒大家要區分「評論」與「唱衰」。他冀傳媒合力推動香港進步,弘揚愛國愛港核心價值。

大家可以提出問題、作出評論,但提出問題同挑撥矛盾係有分別,而評論同唱衰嘅分別就更大,呢個係用心良好,定係用心不良嘅分別,係用心建設定係用心破壞嘅分別,係為社會利益定係為私下利益嘅分別。(大家可提出問題和評論,但問題與挑撥矛盾有別,評論與唱衰亦有分別。這反映了用心良苦,抑或打壞主意;是為社會利益,還是私利。)

李亦指,專業新聞報道須秉持持平中立原則,提供準確全面資訊。政府會透過新聞瞭解民意,評估政策反應。他支持報業公會推動新聞高質發展,期望傳媒再創佳績,為香港美好未來盡一分力。

鍾沛權:文章有事實基礎不構煽動

前立場新聞總編輯鍾沛權於去年1月16日出庭就串謀發布煽動刊物案作供。鍾當時稱,控方指控的涉案評論文章對《港區國安法》的批評並非毫無事實根據,若提出質疑也可被控煽動,甚至遭未審先囚一年,反映當局對相關批評的擔憂實在存在。

鍾重申,涉案專訪和評論均無煽動意圖,只是依事實指出政策缺陷,促進討論。他強調,即使主張激烈,但關乎公眾利益仍應報道,不應自我審查。鍾又舉例,有法官曾在判詞使用「戀童癖」等極端比喻形容示威者,認為若權力機關可如此評論公眾,公眾就應享有最大言論自由。

鍾指,涉案文章對《國安法》的擔憂並非臆測,反映整個社會的真實憂慮;若質疑也會被視為煽動,正說明當局仍有收緊言論空間的做法。他強調,《立場》訪問對象廣泛,無需同意所有受訪者主張。

「唱衰」香港之爭

自主權移交年來,港府官員頻頻指責有人在外國「唱衰」香港。

回顧1997年初,時任候任行政長官的董建華曾批評民主黨人士在海外「唱衰」香港,稱他們說香港「好像就快塌下來」。2003年,董又批評時任議員李柱銘「唱衰」香港六年。兩年後,董建華下台。

時移世易,林鄭月娥亦效法前人,指立法會議員對自己「詆毀、唱衰」香港制度。她更在2019年12月出席記者會時,再次提到有人「唱衰香港」,要求外國採取行動,明顯針對美國通過有關香港的法案。

消息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