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極光綻放 專家籲防潛藏危機

【2024年5月18日讯】

受超過二十年來最強烈的太陽風暴影響,地球遭遇罕見G5級地磁暴侵襲,全球多地上演絢麗極光秀。英國、日本、中國等國民眾在社交平台分享極光美照。

智利基利翁的極光,南緯37度
美國南卡羅來納州帕利斯島,北緯33度

美國麻省劍橋市於本月14日深夜出現極光。維基記者Peacearth表示,其住所附近光害嚴重,加上面向錯誤及被高樓遮擋視線,故未能觀測到極光。然而,居於記者住所步行約30分鐘路程的同學,因所處地區光害較少且無高樓阻隔,成功捕捉到極光畫面,更於Instagram限時動態分享。

日本北海道各地從本月11日晚到本月12日凌晨,都觀測到低緯度極光。其中名寄市的夜空被染成夢幻的紫色。《新京報》報道,本月12日淩晨,攝影愛好者在北京長城附近的琉璃廟鎮拍到紫紅色極光,景象迷人。拍攝者表示,極光出現時,自己頓時精神抖擻。

專家解釋,北京能看到極光,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此次地磁暴強度高,中國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發布地磁暴紅色預警;二是受磁極漂移影響,地磁北極正逐步向中國方向移動,令北京也有機會看到極光。

極光通常出現在高緯度地區,但如果地磁暴強度夠大,活動範圍就會擴大到低緯度地區。台灣中央氣象局表示,由於台灣离地磁北極較遠,因此這次沒有極光出現的記錄。

香港方面,氣象學會發言人梁榮武表示,香港看到極光的機會非常低。他解釋,極光是由於太陽風暴中的高能粒子與地球高層大氣碰撞而產生,但預測太陽風暴會持續多久很難。

梁榮武補充,目前正值十一年太陽黑子活躍周期的高峰期,太陽耀斑爆發機會大增。雖然極光爆發會為更多地區帶來觀賞機會,但同時也可能對人造衛星運行、高頻通訊和電網造成干擾。

香港天文台指出,極光的形狀取決於帶電粒子的移動方向和磁場變化,而顏色則取決於空氣粒子的成分,例如氧氣會釋放綠光和紅光,氮氣會釋放紫紅光和藍光。

專家:極光美景下暗藏危機 编辑

上周末(11日),多地民眾無需高額開支或抗寒,僅仰望天空便可一睹極光奪魂美景。極光通常局限於地球極地,但本月10日晚間卻遠赴墨西哥、南歐及南非,令天文愛好者驚喜連連,在社交網絡熱烈分享五彩斑斕的粉紅、綠色及紫色光影。

歐洲太空總署(ESA)太空安全計劃協調員韋士樑(Quentin Verspieren)直言美景掩隱危機。美國太空天氣預報中心(SWPC)的碧蒂薇(Mike Bettwy)亦憂潛在禍患,如電網衛星故障及宇航員暴露於危險輻射。

是次極光為2003年「萬聖節風暴」後最強烈地磁暴。雖較前事破壞較小,惟衛星公司需數週修復故障。法新社碧蒂薇引述報道稱,部分美國自動駕駛拖拉機因GPS失靈而停用。劇烈太陽表面爆發,冒出等離子體、輻射和磁場,隨太陽風席捲而來,造就是次異象。

一個地球17倍面積的巨型黑子主宰是次活躍期,上周二(14日)更發出數年最強烈耀斑。黑子轉向太陽邊緣,短期內活動或趨減弱。但約兩周後(6月1日)重新朝地球一面,或再引發「主要活動」。

ESA太空天氣服務協調員亞高樂華(Alexi Glover)透露,另一黑子正「進入視野」,或引發未來數日強烈活動。高樂華強調,太陽活動「絕非完結」。碧蒂薇則指,太陽活動周期約十一年,現處高峰,未來一年內再有重大風暴風險最高。

地磁暴可致衛星電網超載,引發停電。1859年「卡靈頓事件」曾造成電報站災情。雖各國電網有所改善,仍難免短暫停電。太陽風暴可危及航天員,令其受高輻射。飛機亦受影響,航空公司可能改道規避。

未來太空探測有助預測激烈的太陽天氣,為地球預留準備時間。ESA擬於2031年發射「維吉爾」衛星,若現已運作,能提供黑子最新訊息。保衛地球抗敵強勁太陽風暴乃科學家責任。

消息來源 编辑